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3)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3)

2024-04-08 03:36:20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导读
策划:刘 恕 李 坤 采写:本报记者 代小佩 高级工程师方兰曾参与研制我国运8型特种飞机,几年前遭查出胰腺癌。夜里正熟睡时遭疼痛突袭,方兰形容那种感觉像是从悬崖上摔下来。 女儿李...

  2021年末,迫于经营压力,武汉市首家安宁疗护中心在运营1391天后悄然落幕。该中心负责人纪光伟表示,尽管安宁疗护是需要爱心和耐心的专业,如果长期亏损,医院也难以承受,职工的收入也得不到保证。

  目前,泰康之家的10个安宁疗护科室有9个处于亏损状态。“一个科室十余人,每个月人力成本几十万元。按现有的安宁疗护收费标准,无法覆盖人力费、床位费、水电费、耗材等成本。”陈平坦言。

  从业人员匮乏也是安宁疗护的一大短板。

  目前,安宁疗护医生主要来自疼痛科、肿瘤科、麻醉科、老年科等。“我们10个安宁疗护科室有8个招不到专业对口医生,而且安宁疗护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大,很多人都干不长。”陈平说。

  “我们缺乏应对临终患者的医学人才。”宁晓红说,“医学院的学生学的都是怎么让患者活下来。而面对无法挽救的临终患者,医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传统医学教育没有给出谜底。”

  为此,宁晓红呼吁,把包括安宁疗护在内的缓和医疗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并尽快建立缓和医疗独立学科。路桂军建议,加大安宁疗护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待遇,明确晋升机制,尤其要培养镇痛领域的高端人才。

  安宁疗护服务的下沉同样面临挑战。

  “以镇痛术为例,大约80%的普通慢性癌痛能通过药物缓解,还有大约20%的难治性疼痛需要微创治疗,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开展相应技术的药物、设备和人才。”路桂军说。

  路桂军还提到了一组数据:中国大约有100多万家注册医疗机构,其中有镇痛药处方权的只有约3.6万家,配备静脉止疼药的只有大约1.8万家,而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到5000家。

  在此背景下,居家安宁疗护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陈平在考察中发现,在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超过70%采用的是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他认为,居家安宁医疗是最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安宁医疗模式。尽管居家安宁医疗的市场很大,但存在人才短缺、医疗设备成本较高的问题。

  多措并举,让安宁疗护惠及更多家庭

  面对经营等重重困难,泰康安宁疗护创造了独特的运营模式。“将安宁疗护与生命礼仪服务一体化,在逝者临终之际,为其提供标准化与定制化的哀伤疗愈、身体照护、心灵陪伴、情感追忆、送别远行等礼仪服务。”陈平说。

  陈平认为,居家安宁疗护是未来主流。泰康安宁疗护将加快培养人才,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和资质认证,建立完善的护工和志愿者体系保障,让安宁疗护服务走进社区和家庭。

  为了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资源,路桂军团队摸索出包括特需、医保、日间、医联体、居家等不同的安宁疗护照护模式。

  路桂军呼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安宁疗护配套措施的保障力度,明确收费项目和标准,制定合理可行的定价机制等。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建议逐渐形成以医院为支撑、社区为平台、居家为基础的安宁疗护护理服务体系,并发展医养结合、“互联网+安宁疗护”等多种模式。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将重点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机制。到2025年,每个安宁疗护试点市的每一个县市区至少要建有一个安宁疗护病区,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建立安宁疗护的病床。

  同时,国家卫健委将指导地方科学评估安宁疗护需求,合理布局安宁疗护资源,同时研究制定安宁疗护的相关标准规范,“十四五”期间至少培训5000名安宁疗护人员。

  “生前预嘱立法等相关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甘华田表示,临床上常常遇到许多老年终末期患者希望签署生前预嘱,放弃“强行续命”的医疗救治,有尊严地离世。但由于生前预嘱在不少地方还没有得到相关法律支持,融易新媒体消息,即使签署了也是一纸空文。

  2023年1月1日,深圳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成为中国大陆首个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但还有不少地方在该领域的立法处于空白。为此,甘华田建议,尽快在国家层面为生前预嘱提供法律保障,让生前预嘱合法化,避免无效的过度医疗,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在路桂军看来,安宁疗护不单纯是医疗行为,也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应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需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体系,尽可能让每个生命善始善终。”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多措并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提高可及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

2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策划:刘 恕 李 坤 采写:本报记者 代小佩 高级工程师方兰曾参与研制我国运8型特种飞机,几...

3 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惠及1156万人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彭韵佳)据国家医保局日前消息,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

4 好医生集团:以新提质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激活中医药行业的时代活力,是好医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1 多措并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提高可及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

2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策划:刘 恕 李 坤 采写:本报记者 代小佩 高级工程师方兰曾参与研制我国运8型特种飞机,几...

3 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惠及1156万人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彭韵佳)据国家医保局日前消息,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

4 好医生集团:以新提质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激活中医药行业的时代活力,是好医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5 报销不用来回跑 各地开展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

4月1日,来自天津的工伤职工陆女士在当地社保中心办理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手...

6 织密农村医保防护网 筑起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固防线

“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近日...

7 近期发病呈上升趋势 “百日咳”该如何防治

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1月1日至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

8 国家医保局:2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043.42亿元

国家医保局今天公布2024年2月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生育保险主要指标,基本医疗保险(含生...

9 卫健委“县城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首

癌痛全程管理是指对患者采取从前期评估、治疗、随访至后期管理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可使...

10 阿里健康收购好大夫在线?双方回应!

今日,有消息称阿里健康目前正与好大夫在线洽谈收购事宜,双方已经就一些关键问题的谈判...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