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2)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2)

2024-04-08 03:36:20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导读
策划:刘 恕 李 坤 采写:本报记者 代小佩 高级工程师方兰曾参与研制我国运8型特种飞机,几年前遭查出胰腺癌。夜里正熟睡时遭疼痛突袭,方兰形容那种感觉像是从悬崖上摔下来。 女儿李...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为了“子女尽孝道,医生尽天职”,许多临终患者遭送进ICU病房,全身插满管子、挂满仪器“强行续命”,实则痛苦不堪。

  路桂军表示,除了不了解安宁疗护的内涵,还有很多人把安宁疗护误认为安乐死,或是等同于放弃治疗。“帮助公众树立对安宁疗护的正确认识,还要补上全民生命教育这一课。”他说。

  长期致力于推动安宁疗护工作的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宁晓红说:“首先要让公众认识到,生命自有规律。就像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医务人员尤其要明白,医疗并非万能。让濒死者感到舒适、有尊严,也是良医。”

  宁晓红认同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生也知死是一种智慧。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中谈及死亡时写道:“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

  “其次要理性地为死亡做准备。”宁晓红说,“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谈谈身后事。比如,濒死时要不要插管?要海葬还是火葬?邀请谁参加葬礼?”

  路桂军做临终关怀26年,阅读过很多人的临终“剧本”:入住鼓楼中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宫先生离世前办了一场个人摄影展;清华大学一名女教授举行了一场舞会;有人提出离世时要跟宠物待在一起;有人指定哀乐曲目;有人要喝可乐也有人选咖啡……他们以平静而独特的方式告别了自己的一生。

  在宁晓红看来,死亡既是生命的谢幕演出,也可以是留给亲人的礼物。“如果我们理智应对死亡,处理好身后事,亲人也许就不会过度悲伤,死亡甚至变得温情而动人。”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挂着一大幅油画。画上,一条金色河流蜿蜒在浩瀚宇宙之中。一些患者临终前在河流中签下姓名,这幅画名为《生命的长河》。

  3月6日,方兰离世,女儿李菁替她在“生命的长河”留下名字。李菁哭了,但也释然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母亲感到舒适和平静,她走得很安详。”

  老龄化进程加快,现有服务供给不足

  据统计,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预计2050年将达4.83亿。

  2021年1月,泰康燕园安宁疗护中心开启试运营。截至目前,泰康在全国9城10地建立了安宁疗护病房,入住患者达上千位。泰康之家高级副总裁兼生命关怀事业部总经理陈平说:“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患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渐增多,发展安宁疗护事业更加迫切。”

  “养老送终必须有社会参与,这不仅是医疗人性化的体现,也是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路桂军说,“安宁疗护是对生命权的尊重,也是养老体系的重要部分。”

  不久前,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协和医院麻醉学系主任黄宇光提供了一组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医疗总费用为2214亿元,2017年增长至2495.6亿元。其中,末期及离世前医疗产生的费用占主要部分。他表示,对于不能治愈的生命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可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目前,全球有13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安宁疗护机构,20个国家和地区把安宁疗护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相关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和医疗团队建设逐步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释放支持安宁疗护事业的信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2020年,安宁疗护遭写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扩大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

  随着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的不断扩大,中国死亡质量有所提高。《全球死亡质量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排名2015年位列80个国家和地区的第71位,2021年提高到81个国家的第53位。

  总体看来,我国安宁疗护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路桂军介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大约有2/3需要安宁疗护的患者没有床位。全国每年实际得到安宁疗护照护的不到7%。反观2015年死亡质量排名全球第一的英国,2016年有45万人非意外死亡,其中20万人得到安宁疗护,占45%左右。

  人才资金短缺,安宁疗护面临发展瓶颈

  近几年清明节,韩启德都会谈安宁疗护。他在一次会议上直言,我国安宁疗护事业最大的困难在经费,服务越多亏得越多。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多措并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提高可及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

2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策划:刘 恕 李 坤 采写:本报记者 代小佩 高级工程师方兰曾参与研制我国运8型特种飞机,几...

3 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惠及1156万人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彭韵佳)据国家医保局日前消息,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

4 好医生集团:以新提质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激活中医药行业的时代活力,是好医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1 多措并举鼓励罕见病药物研发提高可及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

2 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策划:刘 恕 李 坤 采写:本报记者 代小佩 高级工程师方兰曾参与研制我国运8型特种飞机,几...

3 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惠及1156万人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彭韵佳)据国家医保局日前消息,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

4 好医生集团:以新提质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创新激活中医药行业的时代活力,是好医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5 报销不用来回跑 各地开展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

4月1日,来自天津的工伤职工陆女士在当地社保中心办理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手...

6 织密农村医保防护网 筑起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固防线

“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近日...

7 近期发病呈上升趋势 “百日咳”该如何防治

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1月1日至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

8 国家医保局:2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5043.42亿元

国家医保局今天公布2024年2月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生育保险主要指标,基本医疗保险(含生...

9 卫健委“县城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首

癌痛全程管理是指对患者采取从前期评估、治疗、随访至后期管理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可使...

10 阿里健康收购好大夫在线?双方回应!

今日,有消息称阿里健康目前正与好大夫在线洽谈收购事宜,双方已经就一些关键问题的谈判...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