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早防早治 打好消化健康“保卫战”

早防早治 打好消化健康“保卫战”

2023-06-23 02:22:01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导读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熊斌教授,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劲松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科全副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彭亮副教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影响到消化系统的健康。 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举办的世界消化健康日名医大讲堂上,该院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南山名医团就早防早治,远离肝硬化导致的营养不良...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熊斌教授,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劲松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科全副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彭亮副教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影响到消化系统的健康。

  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举办的世界消化健康日名医大讲堂上,该院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南山名医团就早防早治,远离肝硬化导致的营养不良肌少症以及结直肠癌、胃食管反流乃至可能诱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的困扰,为大家一一支招。

  熊斌:肝硬化可诱发营养不良+肌少症

  49岁的李杰(化名)有18年乙肝病史,12年前诊断出肝硬化,后来发展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做过两次手术治疗。这些年来,他明显消瘦,经常浑身乏力,体检查出营养不良、肌少症。今年,他因腹胀、无明显诱因大量呕血前往广医一院求医。

  “他的呕血是因门静脉高压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该院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为他实施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李杰门脉高压明显改善,腹水逐渐消退,未再发生呕血。出院后随访检查,他的骨骼肌量也逐渐增加,肌少症逐渐逆转。

  “营养不良和肌肉减少症通常在肝硬化患者中共存。”熊斌分析:一方面,肝硬化患者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导致营养物质摄入减少,而肠道菌群改变、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也导致营养物质吸收减少,进而引起营养不良。另一方面,肝硬化导致的支链氨基酸合成减少以及高氨血症等,可加重氨基酸代谢失调,直接抑制蛋白质合成并激活泛素蛋白酶体和自噬介导的蛋白质分解。此外,全身性炎症导致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等因素也加剧了营养不良和消瘦,导致肌少症。

  熊斌建议,肝硬化患者日常饮食上应加强营养,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另外适当做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延缓骨骼肌量下降,提高肌肉力量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失代偿期的患者有明确指征的可通过介入治疗,接受TIPS手术降低门静脉阻力,改善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陈劲松:肠癌肝转移,也有机会治愈

  57岁的温阿姨(化名)近3个多月来大便不成形且次数比以前明显增多。一开始她没太在意,直至突然出现腹绞痛、呕吐,到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求医,检查结果竟发现结肠癌已合并肝转移。

  听到确诊消息,温阿姨以为自己没救了。该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劲松教授与多学科专家研究评估后,发现她肝上的转移瘤和结肠癌可通过腹腔镜下同时切除。随后,温阿姨成功接受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及肝转移瘤切除术,术后第八天便顺利出院了。如今她定期接受化疗,康复的信心在逐渐增强。

  “老百姓普遍认为结直肠癌一旦发现肝转移已是晚期,再手术治疗意义不大。这当中有误区。”陈劲松说,其实结直肠癌肝转移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很常见,约15%~25%的患者确诊时即发现肝转移,约25%~35%的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如果单纯合并肝肺转移且转移灶是可切除的,通过手术,联合靶向治疗、化疗等多种手段将原发灶和转移灶都“消灭”掉有望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已发生全身多处转移且病灶无法切除的,虽无治愈可能,但通过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早发现早治疗始终是提高结直肠癌生存的关键。”陈劲松说。如何早发现?在医生指导下适时主动筛查是有效办法,结直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有大便隐血试验、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等。

  陈科全:咳嗽伴有反酸、烧心,排查胃食管反流病

  30多岁的阿锋(化名)比较胖,爱喝浓茶、咖啡,平时一日三餐时间不太固定,常跟朋友吃夜宵,没少抽烟喝酒。今年以来,他反复咳嗽,起初以为是呼吸道感染,但吃过抗生素和抗过敏药后症状依然没有缓解。当他吃得太饱,特别是晚上吃完夜宵回家后躺下睡觉时咳得更厉害,还伴有烧心、反酸,感觉消化不良,觉都睡不安稳。

  他来到广医一院大坦沙院区消化内科就诊,确诊为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服用抑制胃酸和促胃动力药物三、四天后,咳嗽频率和程度明显下降。

  该科副主任医师陈科全解释说,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有一定的张力能防止胃酸、胆汁、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但当括约肌功能减弱到一定程度,无法防止胃内的胃酸、胆汁、胃内容物通过连接部反流到食管进而涌到咽喉时,便可引发咳嗽,常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一般多发于饱食后或夜间平卧时。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种植牙想用一辈子?收好“维保”攻略

■于德栋 章文冉 近年来,越来越多牙齿缺失患者选择种植牙作为牙齿修复方案。与传统假牙相...

2 早防早治 打好消化健康“保卫战”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熊斌教授,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劲...

3 艾滋病、流感、新冠……都不易感?免疫分析揭示为何有些人不

科技日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有些人为何能终生都保持较为健康的状态?《自然·通...

4 瞄准年轻人养生消费风口 修正迎来老牌药企新篇章

“熬最晚的夜,养最野的生”,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养生现状。随着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

5 “网红减肥药”,岂能任其蹿红

进入夏季,减肥又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头等大事。近期,一种名为司美格鲁肽的降糖处方药,成...

6 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成长取得显著希望 多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1 种植牙想用一辈子?收好“维保”攻略

■于德栋 章文冉 近年来,越来越多牙齿缺失患者选择种植牙作为牙齿修复方案。与传统假牙相...

2 早防早治 打好消化健康“保卫战”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熊斌教授,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劲...

3 艾滋病、流感、新冠……都不易感?免疫分析揭示为何有些人不

科技日报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张梦然)有些人为何能终生都保持较为健康的状态?《自然·通...

4 瞄准年轻人养生消费风口 修正迎来老牌药企新篇章

“熬最晚的夜,养最野的生”,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养生现状。随着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

5 “网红减肥药”,岂能任其蹿红

进入夏季,减肥又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头等大事。近期,一种名为司美格鲁肽的降糖处方药,成...

6 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成长取得显著希望 多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7 2022年国家和省级飞行检查共追回医保基金27亿元

央视网消息: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情况。2022年飞检聚焦医疗资源...

8 关于人类偏肺病毒,您体贴的都在这里!

什么是人类偏肺病毒? 2001年,荷兰科学家在儿童中发现了一种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新型病毒,...

9 干细胞“上天”造血只为落地救人

◎本报记者 陈 曦 人的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可分化为人体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

10 急性脑卒中治疗有了新策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6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新桥医院...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