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我国特医食品消费瓶颈亟待突破

我国特医食品消费瓶颈亟待突破

2023-07-21 19:38:02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导读
可及性不足 产业链配套不完整 社会认知度不高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我国特医食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可及性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以及社会认知度不高等原因,特医食品消费仍然面临诸多瓶颈。 八成患者曾遭遇“断粮” 记者了解到,目前消费者...

  可及性不足 产业链配套不完整 社会认知度不高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我国特医食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可及性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以及社会认知度不高等原因,特医食品消费仍然面临诸多瓶颈。

   八成患者曾遭遇“断粮”

  记者了解到,目前消费者获取特医食品的渠道分为三类:院内、线下药店及线上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应当通过医疗机构或者药品零售企业向消费者销售。”

  除了特定全营养外的其他类别特医食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商超、网络等渠道进行购买。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特医食品的可及性仍然不足,主要体现在:线上渠道难以满足需求缺口、进入医院的“最后一公里”仍未打通。

  有专家向记者表示,线上渠道因不受地域限制,销售品类更全、送货到家等便捷优势,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购买特医食品的主要渠道。但受限于部分政策要求,线上渠道依然难以满足需求缺口。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限制特医食品在国内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在使用渠道上的限制。在医院内,由于渠道不通畅、收费不通畅、处方不通畅、营养科与临床科室分工不是很精准等问题,导致特医食品在医院使用遇到诸多瓶颈。

  上述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特医食品进入医院的“最后一公里”仍未打通,整个特医品类进入医院的诊疗路径还在探索。目前只有个别省份出台了有助于规范特医食品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部分解决了特医食品纳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HIS)的问题,但离在全国内普及还存在一定差距。

  另据悉,在2023年2月28日国际罕见病日期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国内首个罕见病类特医食品行业报告《2023年罕见病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及性报告》显示,中国能够买到的针对罕见病群体的“特医食品”的种类有限,大量患者不得不通过代购、海淘等方式购买产品,渠道不稳定、货品供应不足、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很多罕见病患者无法及时、稳定、足量、以可负担的花费来获取特医食品,80.5%的患者经历过一次或以上的“断粮”危机。

   产业基础薄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特医食品产业和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基础薄弱。与外资企业相比,国内生产企业在研发、生产、检验能力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均显不足,综合性专业人才普遍缺乏,研发人员数量少,研发投入与外资企业相比差距显著,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品竞争力有待加强。

  据相关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结果,2019年进口特医产品销售总额与国产特医产品销售总额之比约为5:1。

  “此外,产品数量与健康需求不匹配;产业链配套不完整,乳蛋白等核心原料依赖进口;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国内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流通渠道不通畅,医疗保障不足,等等这些都成为特医食品消费的发展瓶颈。”上述权威人士说。

  5月7日,在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特殊食品分会主办的“2023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国产特医食品企业配方大多模仿国外,研发投入少,缺少功效证据,创新度不够。

  北京华氏开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志成向记者表示,特医食品作为国民营养计划的重要一环,能够解决老龄化、慢性疾病、营养预防和治疗及医保节资等相关问题。近年来,特医食品法规标准日渐成熟,行业不断发展,预示着未来特医食品产业将会是一片商业蓝海。但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一是国民营养知识素养需要提高;二是医疗机构营养科室建设、临床营养师和床位比例有待提高;三是特医食品尚不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四是特医食品项目启动资金门槛较高。

  科普认知尚待提高

  记者采访了解到,特医食品宣传难度较高,因此消费者对于特医食品的定义、优点和其与药品食品的区别缺乏概念,融易新媒体,难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特医食品。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国产美妆产物重研发销量攀升 外洋“出圈”加快出海大有可为

央视网动静:国度统计局宣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

2 我国特医食品消费瓶颈亟待突破

可及性不足 产业链配套不完整 社会认知度不高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

3 好医生攀西药业获“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

日前,好医生攀西药业获得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的2022年度“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 “中...

4 部分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损害多方利益

本年二季度以来,我国中药材价值上涨明明,个中部门常用中药材价值暴涨。记者克日在“中...

5 2023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在沪召开

7月18日,由国度药品监视打点局核准,中国康健传媒团体主办,上海市药品监视打点局、国度...

6 《2022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发布:中药新药加快上市,中药质量

在7月18日召开的2023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上,《2022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7 引种金银花走出财富振兴路

正值仲夏时节,甘肃定西市通渭县15万亩金银花含苞待放,进入采摘旺季。一大早,通渭县碧玉...

8 网上问医断病,这轮AI行不可?

◎本报记者 张梦然 你在网上搜过“我哪哪疼是不是得了啥啥病”吗?答案可能不尽如人意。但...

9 脆弱人群该如何预防“二阳”?抗病毒药物如何选择?

克日,全国新冠病毒传染疫情局部零散披发,当二阳来袭,“如何制止新冠重复传染”等相关...

10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计大增约7亿元 美年健康高质量增长加速释

7月14日,中国预防医学头部企业美年健康(002044.SZ)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

1 国产美妆产物重研发销量攀升 外洋“出圈”加快出海大有可为

央视网动静:国度统计局宣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

2 我国特医食品消费瓶颈亟待突破

可及性不足 产业链配套不完整 社会认知度不高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

3 好医生攀西药业获“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

日前,好医生攀西药业获得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的2022年度“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 “中...

4 部分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损害多方利益

本年二季度以来,我国中药材价值上涨明明,个中部门常用中药材价值暴涨。记者克日在“中...

5 2023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在沪召开

7月18日,由国度药品监视打点局核准,中国康健传媒团体主办,上海市药品监视打点局、国度...

6 《2022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发布:中药新药加快上市,中药质量

在7月18日召开的2023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上,《2022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7 引种金银花走出财富振兴路

正值仲夏时节,甘肃定西市通渭县15万亩金银花含苞待放,进入采摘旺季。一大早,通渭县碧玉...

8 网上问医断病,这轮AI行不可?

◎本报记者 张梦然 你在网上搜过“我哪哪疼是不是得了啥啥病”吗?答案可能不尽如人意。但...

9 脆弱人群该如何预防“二阳”?抗病毒药物如何选择?

克日,全国新冠病毒传染疫情局部零散披发,当二阳来袭,“如何制止新冠重复传染”等相关...

10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计大增约7亿元 美年健康高质量增长加速释

7月14日,中国预防医学头部企业美年健康(002044.SZ)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