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近期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可否安详有效引存眷

近期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可否安详有效引存眷

2023-01-11 21:34:02来源:工人日报

文章导读
从禁止互联网首诊到允许线上首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线看病” 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能否安全有效引关注 近期,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采用线上问诊方式提供医疗服务的需求激增。据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目前多家医院的线上诊疗人数大幅增长,例如北京儿童医院互联网门诊单日最大接诊量达到2000人次。 那么,随着网络问诊需求激增,有哪些新规值得关注?如果网络问诊发生纠纷应该谁来负责?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让这项便民举措更加安心...

  从禁止互联网首诊到允许线上首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线看病”

  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能否安全有效引关注

  近期,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采用线上问诊方式提供医疗服务的需求激增。据北京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目前多家医院的线上诊疗人数大幅增长,例如北京儿童医院互联网门诊单日最大接诊量达到2000人次。

  那么,随着网络问诊需求激增,有哪些新规值得关注?如果网络问诊发生纠纷应该谁来负责?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让这项便民举措更加安心利民?

  允许新冠首诊线上开方

  “我在医院公众号上找到互联网医院栏目,选择新冠上呼吸道感染咨询。医生回复得很快,费用也可以直接走医保结算,药品隔一天就邮寄到家了。”近日,深圳的罗女士在手机上进行了第一次线上就医开药。

  罗女士能顺利地完成这次线上开方得益于最近国家出台的一项新政。

  1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提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在此之前,根据2018年颁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互联网诊疗的范围主要针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以及“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禁止互联网首诊”被看作是互联网诊疗领域的一个基本原则。

  “《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放开新冠首诊,无疑算是放宽了新冠治疗领域互联网诊疗的范围。”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法商研究中心主任、医药卫生法学教授邓勇向记者表示,允许线上首诊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医疗服务,减少交叉感染,缓解线下医疗资源压力。

  “对目前的互联网诊疗机构来讲,新冠诊疗首诊放开后,还需要担心的是药品的供应问题与物流问题。”邓勇认为,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问诊的挑战还在于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和线下问诊一样的效果。

  网络问诊产生纠纷谁负责

  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中,来自河北的张女士在北京某医院接受了心脏手术后,主治大夫梁医生告知患者出院之后可以进入某互联网医疗平台注册充值,向王医生远程问诊。后来,张女士术后感觉吃药不舒服,就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向梁医生询问自己的状况。梁医生回复称药没问题,可以继续吃,而对于患者的其他问题并未回复。深夜,患者又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给医生打电话,梁医生没有接听。次日凌晨,张女士因病去世。

  进行网络问诊的医生以及互联网医疗平台是否应对张女士的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成为本案的争论焦点。

  法院经审理认为,通过梁医生的推荐,张女士花费100元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进行了注册,并在该平台上与梁医生沟通病情,而梁医生经科室及医院同意后,在医疗平台上答复张女士提出的问题。故应当认定梁医生为张女士所提供的咨询为医院诊疗行为的延续,应认定为诊疗行为。根据鉴定机关出具的鉴定意见,医院术中和术后过错是导致张女士死亡后果的主要原因。但梁医生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针对患者张女士所实施的问诊行为,未尽谨慎的注意义务,未分析患者新出现病情的原因并及时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融易新媒体,存在不足,该过错行为占轻微原因。

  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责任认定,法院则认为该医疗平台履行了医生注册审核义务,并在“用户协议”中指出,“咨询建议仅为依据提问者描述而提供建议性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并明确提示“医生回复仅为建议,具体诊疗请前往医院进行”,故难以认定该互联网医疗平台存在过错。

  “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如果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的注册医师实际上从事了诊疗行为,那么线上线下的处理是一致的,承担责任的是注册医师的执业医院。而对于所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如果平台没有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存在疏忽、过错的,就构成共同侵权,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邓勇还表示,由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形态、功能不同,其责任认定和监管也有所不同。

  让网络问诊更加规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线上诊疗能否得到和线下一样有效的诊疗、能否及时购得药物,以及是否方便使用医保结算是许多患者关注的重点。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高济医疗携路特康助力宁波海曙区开展健康惠民工程

中国网财经12月29日讯 2022年,作为对国度提出肿瘤慢病化打点招呼的响应,高济医疗携旗下肿...

2 近期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可否安详有效引存眷

从禁止互联网首诊到允许线上首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线看病” 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3 新冠药“动态”进医保 未来还能报销吗

12月28日,据国家医保局消息,2022年1-10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兜住兜牢...

1 高济医疗携路特康助力宁波海曙区开展健康惠民工程

中国网财经12月29日讯 2022年,作为对国度提出肿瘤慢病化打点招呼的响应,高济医疗携旗下肿...

2 近期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可否安详有效引存眷

从禁止互联网首诊到允许线上首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在线看病” 网络问诊需求激增...

3 新冠药“动态”进医保 未来还能报销吗

12月28日,据国家医保局消息,2022年1-10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兜住兜牢...

4 国药国际推出综合网上商城“国药大集” 汇聚国药集团各类健康

12月30日,夏历腊八节,国药团体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柳,总管...

5 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默沙东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莫诺拉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戴小河)12月29日,国度药监局凭据药品出格审批措施,举办应急审...

6 优化流程提效率、升级“装备”护健康

新华社郑州12月30日电(记者刘振坤、张浩然)“孩子才7个月大,昨天发高烧,吃了药效果不明显...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