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智能中医轻量化应用提速

智能中医轻量化应用提速

2023-04-26 22:31:01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导读
人工智能风口正劲。《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中医药”赛道逐渐升温,一批医工交叉团队投入研发。基于互联网、移动端设备的智能中医应用场景日渐丰富,主打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等功能的小程序、App等轻量化应用陆续面市,智能中医相关专利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其中包括开展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集成应用研...

  人工智能风口正劲。《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中医药”赛道逐渐升温,一批医工交叉团队投入研发。基于互联网、移动端设备的智能中医应用场景日渐丰富,主打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等功能的小程序、App等轻量化应用陆续面市,智能中医相关专利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其中包括开展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集成应用研究,探索一批中医药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并且鼓励和支持智能中医设备研发及应用。业内人士认为,相关赛道前景广阔,同时现阶段也面临一些难点挑战。

  业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

  在广东东莞的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内一些特别的中医特色诊断仪器引人注意。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东莞松山湖管委会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在中医体检项目中广泛应用中医问诊量化辨证诊治辅助系统、TTM红外热断层扫描仪、DMS经络检测仪等数字化设备,将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主观诊断结果以数字量化形式展现,专业的中医专家团队对数据结果进行临床分析,为体检客户提供健康指导。一套流程简单方便,给不少客户留下良好印象。

  上述场景是数字技术助力中医临床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松山湖,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技术,目标是研发一套高水平的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该院的研究团队正在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相关团队合作,希望通过手机拍摄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面相、舌象、脉象等的自动诊断。“目前技术相对成熟,但需要中医临床专家来标定舌象、脉象的分类,比如某种电子波形是中医上的某一个脉象,通过大量样本输入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系统有望被训练用于辅助看诊。”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黄晓其说。

  鉴于中医流派多样的特点,研究团队与多位省级名中医合作,分别采集相关专家的诊疗数据,以期通过训练人工智能,呈现出相关专家的临床经验。“人工智能技术可助力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支持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经验传承和发展。”黄晓其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医诊察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卢光明说,借助人工智能对中医“四诊”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近年来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最开始从“望、闻、问、切”单模态探索,如今逐步发展到“四诊”融合。

  卢光明研究团队提出“医学生物特征识别”的方法,用标准化、自动化的信号采集技术将摸脉、声音、气味等信息采集起来,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并把异常的特征提取出来,最后再运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其进行建模,目的是实现中医分析的客观化、规范化。

  “现代医学有X光、CT、核磁等医学影像检测手段,医生根据相关检测指标来下结论、开处方。”卢光明说,中医也需要解决影像问题,即如何能把舌相、脉搏、气味、面色等中医的体表特征标准化,高精度地测量出来。

  “中医诊断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中医影像的数字化、标准化采集,融易新媒体,构建大规模中医影像数据库。其次是中医体外诊察信息的智能分析,充分挖掘各项异常信息,辅助中医师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自动健康评估和部分疾病的自动诊断。”卢光明说。

  中医AI“轻应用”起步

  近年来,不少团队正在基于互联网、移动端的传感器采集舌象、面相等,进行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已有多款App或小程序面市。

  2019年,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团队与相关企业合作,推出一款名为“望舌问膳”的小程序。用户只需将自己的手机拍舌图片上传,通过简单几步就可得出个人中医健康状态分类报告以及药膳调养指导。

  据运营团队介绍,该平台运用中医舌诊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取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式,通过上万张舌诊图像案例等大量数据训练物体检测、语义分割模型,抽取裂纹、齿痕、斑点等舌象特征,进而分析用户体质寒热、虚实等情况,提供调理方案。

  “这个轻应用的用途在于保健引导,通过舌诊做出大致分类,为用户提供健康服务。”杨志敏说,随着老百姓主动健康意识提升,许多居民进行膳食调养,需要知道自己偏向什么体质。一般而言,人们可以通过问卷自测了解情况,但这种方式操作较为繁琐,不够方便。基于此,临床团队根据收集到的舌诊和健康辨识相关科研数据,与一家从事人工智能开发的科技企业合作,于2018年10月开始研发“望舌问膳”平台,并在一年后上线运营。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使用量已有140万人次。

  “对于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这一赛道,近年来入局开发相关产品的团队逐渐增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卢光明说。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国家非遗中药炮制文化行在北京启动

4月22日,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国度非遗中药炮制文化行(四方勾当)暨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解...

2 智能中医轻量化应用提速

人工智能风口正劲。《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中医药”赛道...

3 多家体外诊断企业发布一季度成绩单 市场扩容明显加速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晚7点记者发稿,A股市...

4 肺结核和感冒如何区分?该怎样预防?这些知识要知道→

肺结核是当今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尽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结核病防控总体形势...

5 血塞通等中成药被要求修改说明书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日前,国度药监局连发3则告示,要求修改一批中成药的说明...

6 智慧药房现身多地街头 智能化浪潮涌向药店行业

近日,在衢州、武汉等城市的一些街头,悄然出现了无人智慧药柜“身影”。区别于传统的自...

7 给头发注入蛋白,靠谱吗?

记者探访价格不菲的蛋白矫正,正悄然走红 最近,“蛋白矫正”一词在美发店悄然走红。头发...

8 以岭药业去年净利润同比增近76% 加快打造第二大产品集群

本报记者 张晓玉 4月25日晚间,以岭药业披露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3亿元...

9 科技创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升级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罗兰贝格分析报告预计,2022年我国...

10 守好群众“看病钱” 成都发布医保基金监管规范

记者近日从成都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该局发布了《成都市医疗保障基金行政检查和线索处理重...

1 国家非遗中药炮制文化行在北京启动

4月22日,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国度非遗中药炮制文化行(四方勾当)暨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解...

2 智能中医轻量化应用提速

人工智能风口正劲。《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中医药”赛道...

3 多家体外诊断企业发布一季度成绩单 市场扩容明显加速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丁 蓉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晚7点记者发稿,A股市...

4 肺结核和感冒如何区分?该怎样预防?这些知识要知道→

肺结核是当今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尽管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结核病防控总体形势...

5 血塞通等中成药被要求修改说明书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日前,国度药监局连发3则告示,要求修改一批中成药的说明...

6 智慧药房现身多地街头 智能化浪潮涌向药店行业

近日,在衢州、武汉等城市的一些街头,悄然出现了无人智慧药柜“身影”。区别于传统的自...

7 给头发注入蛋白,靠谱吗?

记者探访价格不菲的蛋白矫正,正悄然走红 最近,“蛋白矫正”一词在美发店悄然走红。头发...

8 以岭药业去年净利润同比增近76% 加快打造第二大产品集群

本报记者 张晓玉 4月25日晚间,以岭药业披露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5.33亿元...

9 科技创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升级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罗兰贝格分析报告预计,2022年我国...

10 守好群众“看病钱” 成都发布医保基金监管规范

记者近日从成都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该局发布了《成都市医疗保障基金行政检查和线索处理重...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