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世界帕金森病日:清华脑起搏器打破国外垄断 平均给每位患者节省10万元

世界帕金森病日:清华脑起搏器打破国外垄断 平均给每位患者节省10万元

2023-04-18 02:32:03来源:中国网财经

文章导读
中国网财经4月10日讯(记者 杜丁)每年的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昨日,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多家三甲医院共同承办的“爱人如己,一纪之约”第十二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在京举行。 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患病率约为1.37%。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表示,清华起搏...

  中国网财经4月10日讯(记者 杜丁)每年的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昨日,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多家三甲医院共同承办的“爱人如己,一纪之约”第十二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在京举行。

  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调查显示,融易新媒体,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患病率约为1.37%。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表示,清华起搏器论坛起始于2012年,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届,见证了清华脑起搏器从无到有,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希望本届论坛可以成为医学救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纽带,以解决帕金森治疗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围绕科学普及和专业技术相融合的发展方向,更加扎实地巩固清华脑起搏器的科研平台。”

  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路明教授回顾了清华脑起搏器二十年多来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团队在磁共振兼容、变频调控、远程程控、方向刺激、同步记录与闭环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据介绍,磁共振扫描在临床诊断上应用广泛,在神经系统等软组织疾病检查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高场强的磁共振设备有着更好的分辨率和诊断效果,但由于植入体内的设备在扫描时容易产生发热、受力、设备损坏等一系列问题,通常植入脑起搏器的患者无法进行3T磁共振成像扫查。

  为此,李路明教授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出全球首个3T磁共振兼容的脑起搏器,让植入脑起搏器的患者也能使用3T磁共振成像扫查来检测身体内的其他疾病。这一技术也为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提供了世界领先的研究平台,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李路明表示,团队会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让技术服务临床、服务患者,与大家共创美好明天。

  据了解,脑起搏器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的人工装置,通过埋植在胸前的刺激器向植入在大脑特定靶点的电极发送电脉冲,调控神经系统的活动,是治疗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有效工具。之前这一技术长期被国外独家垄断,在清华团队成功研发出国产脑起搏器后,进行这一治疗所需的费用大幅降低,让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植入脑起搏器的费用。2018年清华脑起搏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截至2022年,清华脑起搏器已获11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全球近10个国家,国内350余家医院应用,植入患者超过1.9万人,最长植入时间超过13年,平均给每位患者节省10万元。

  当天,北京天坛医院、协和医院、301医院等神经内外科专家从脑起搏器技术应用、脑起搏器与药物的协同配合、选择手术的时机、术后康复与身体锻炼等方面为帕金森病患者答疑解惑。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透视医药集采成效: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日前在海南开标。从2019年“4+7”集采试点扩围开始,截至目前,国家...

2 世界帕金森病日:清华脑起搏器打破国外垄断 平均给每位患者节

中国网财经4月10日讯(记者 杜丁)每年的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3 药品网售要做好监管文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4起药品网络销售典型案例,包括美团外卖平台网店销售未取得...

4 “眼睛出汗了”? 不妨直接说“哭了”

全世界都在号召摒弃“哭泣羞耻”,因为哭其实有很多好处。 —————————— 刚刚过去...

5 互联网,把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

在南京,“互联网+”正改变着群众的就医方式:远程会诊将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患者在...

6 多家医疗器械公司去年净利增长 体外诊断企业包揽营收、净利冠

本报记者 许林艳 4月13日,迪安诊断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2.82亿...

7 细胞与基因治疗 成为现代医疗主要趋势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以“细胞基因治疗与再生医学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第2期(总第12期)...

8 医药ETF份额显著增长 机构逐步提高配置比例

◎记者 陆海晴 低迷许久的医药板块正热起来。 Choice数据显示,4月10日,医药行业相关ETF净申...

9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

记者从中华骨髓库了解到,截至今天,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其中向境...

10 我国二级公立医院诊疗范围稳步扩展 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

央视网消息:昨天(4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了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

1 透视医药集采成效: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日前在海南开标。从2019年“4+7”集采试点扩围开始,截至目前,国家...

2 世界帕金森病日:清华脑起搏器打破国外垄断 平均给每位患者节

中国网财经4月10日讯(记者 杜丁)每年的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3 药品网售要做好监管文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4起药品网络销售典型案例,包括美团外卖平台网店销售未取得...

4 “眼睛出汗了”? 不妨直接说“哭了”

全世界都在号召摒弃“哭泣羞耻”,因为哭其实有很多好处。 —————————— 刚刚过去...

5 互联网,把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

在南京,“互联网+”正改变着群众的就医方式:远程会诊将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患者在...

6 多家医疗器械公司去年净利增长 体外诊断企业包揽营收、净利冠

本报记者 许林艳 4月13日,迪安诊断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02.82亿...

7 细胞与基因治疗 成为现代医疗主要趋势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以“细胞基因治疗与再生医学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第2期(总第12期)...

8 医药ETF份额显著增长 机构逐步提高配置比例

◎记者 陆海晴 低迷许久的医药板块正热起来。 Choice数据显示,4月10日,医药行业相关ETF净申...

9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

记者从中华骨髓库了解到,截至今天,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5000例,其中向境...

10 我国二级公立医院诊疗范围稳步扩展 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

央视网消息:昨天(4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了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