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2023-04-05 08:54:02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导读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健康直通车(第113站)) 提到结核病,不少人认为它已经被消灭。事实上,这种古老的疾病从未远离人类社会。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如何?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遏制结核病难点在哪里?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 “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痨病”。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健康直通车(第113站))

  提到结核病,不少人认为它已经被消灭。事实上,这种古老的疾病从未远离人类社会。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状况如何?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遏制结核病难点在哪里?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

  “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痨病”。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可以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在西方,肺结核曾被称为“死亡之首”,在中国也曾有“十痨九死”的说法。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迎来曙光。随着20世纪50年代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特效药物的出现,“十痨九死”的历史被彻底扭转,结核病不再是不治之症,甚至一度销声匿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人口流动增加、耐药菌株的出现及艾滋病的流行等因素,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死灰复燃。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结核病发病率等情况,宣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

  “一些人很多年没听到结核病了,觉得结核病已经被消灭了,但其实结核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李亮说,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结核病报告》估算,自2000年以来,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共挽救了约7400万人的生命,但2021年全球仍有约1060万人新发结核病,160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在中国,结核病防控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结核病患者治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但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国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中国2021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8万,仅次于印度和印尼。

  控制并最终消灭结核病是全球共同的责任。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终止结核病策略”,并提出2035年目标:与2015年相比,结核病发病率减少90%,死亡数减少95%,结核病的发病率降至10/10万以下。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提出,2030年要终止结核病的流行。

  “结核病防控的核心指标之一是发病率。”李亮说,“如果一个传染病的发病率降到10/10万以下,我们就可以认为该传染病的流行被终结了。我国2021年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5/10万,要降到10/10万以下,亟需创新手段、综合施策,强有力推动结核病防控工作。”

  终结结核病流行任重道远

  终结结核病流行,融易新媒体,难点在哪里?

  李亮表示,要想终止结核病流行,需要具备3方面条件:好的疫苗、新型诊断工具和有效的临床药物。

  在疫苗方面,李亮介绍,目前人类主要依靠1921年诞生的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对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较为有效,但对预防肺结核尤其是成人肺结核效果有限。“卡介苗在预防传染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并不完美,它不像天花疫苗具有100%的保护效力,让人接种后一辈子都不会再得病。”李亮说,为了克服卡介苗保护力不足的缺点,全球正在加速研发新型结核疫苗,部分候选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新型诊断工具方面,李亮介绍,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方法主要有两种:痰培养和X光片。这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使用了上百年,存在诊断时间长、检出率低的局限。好的诊断工具要能在疾病早期或无症状时期就发现结核病。目前结核病检测方法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新的诊断工具更敏感、更方便、更高效,但因价格较高,尚未在所有医疗机构普及,希望这些比较快速、便捷的诊断工具能尽快向基层普及。

  在临床药物方面,李亮介绍,理想的抗结核药物应该让患者服药后几天或几周就能痊愈。但结核病治疗领域一直面临着一种尴尬:结核病菌“进化”了几千年,且还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抗结核药物基本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近半个世纪仅研发了3款新药,且药物可及性偏低。“新药的研发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拥有这些丰富资源的国家患者相对较少,企业研发缺少动力,而最需要结核病新药的国家却面临资源有限的困境。”李亮说,近年我国在防治结核病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很多新药项目也进入临床阶段。结核病是世界性传染病,需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加大药物、疫苗的研发力度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目前不少企业在加快创新药研发,可以期待未来会有更新更好的药物出现。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创新驱动增长 复星医药多款明星产物表态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与

2023年3月29-31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发起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苏州国际...

2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健康直通车(第113站)) 提到结核病,不少人认为它已经被消灭。...

3 4月1日起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 三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临时性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熊 悦 据国家医保局官方网站3月30日消息,日前,国家医保局、财政...

4 翰森制药2022年创新药业绩创新高 “自研+BD”驱动全球化高质创

3月27日,翰森制药(03692.HK)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全年营收人民币约93.82亿元。...

5 传统医药合作加固中巴“友谊桥”

今年初,巴基斯坦信德省卫生部提出由中方帮助其培训中医师。记者近日从项目承办方中国-巴...

6 新型微型机器人可通过电磁混合动力推进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26日发表声明说,由该校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微型机...

7 借助肠道菌群孕早期即可识别妊娠糖尿病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孕早期(前3个月)时就可以借助肠道菌群等准确预测出...

8 急诊介入再创新 又一款国产首台设备落户吉林省国家紧急医学救

吉林长春,一个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城市。这里曾诞生过许多个“第一”,新中...

9 申昆玲传授:哮喘动作打算是哮喘儿童自我打点的重要东西

中国经济网广州3月31日讯(记者郭文培)“支气管哮喘的病例特点就是反复发作,严重的可能...

10 10年投1亿助力村子振兴 阿斯利康联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公益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1日讯(记者郭文培)3月27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阿斯利康乡村振兴公益基...

1 创新驱动增长 复星医药多款明星产物表态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与

2023年3月29-31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发起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苏州国际...

2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我们离终结结核病还有多远? (健康直通车(第113站)) 提到结核病,不少人认为它已经被消灭。...

3 4月1日起调整新冠患者医保报销政策 三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临时性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熊 悦 据国家医保局官方网站3月30日消息,日前,国家医保局、财政...

4 翰森制药2022年创新药业绩创新高 “自研+BD”驱动全球化高质创

3月27日,翰森制药(03692.HK)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全年营收人民币约93.82亿元。...

5 传统医药合作加固中巴“友谊桥”

今年初,巴基斯坦信德省卫生部提出由中方帮助其培训中医师。记者近日从项目承办方中国-巴...

6 新型微型机器人可通过电磁混合动力推进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26日发表声明说,由该校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微型机...

7 借助肠道菌群孕早期即可识别妊娠糖尿病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孕早期(前3个月)时就可以借助肠道菌群等准确预测出...

8 急诊介入再创新 又一款国产首台设备落户吉林省国家紧急医学救

吉林长春,一个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城市。这里曾诞生过许多个“第一”,新中...

9 申昆玲传授:哮喘动作打算是哮喘儿童自我打点的重要东西

中国经济网广州3月31日讯(记者郭文培)“支气管哮喘的病例特点就是反复发作,严重的可能...

10 10年投1亿助力村子振兴 阿斯利康联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公益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1日讯(记者郭文培)3月27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阿斯利康乡村振兴公益基...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