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医药 > 数字赋能让医疗服务变聪明了

数字赋能让医疗服务变聪明了

2023-04-04 14:05:01来源:工人日报

文章导读
数字技术支持下,急救流程实现“时空对接”;智能病历质控系统能对病历进行全方位统计分析,帮助医生快速了解问题所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有效节省了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基层卫生院也有了新体验。 “一位25岁的创伤性患者已上车,实时距离990米,预计4分钟后到达。”坐在电脑前的实习护士裘珂涵一边看信息一边喊道。随即,树兰(杭州)医院的急诊台忙了起来。此时,电脑屏幕上一个代表救护车位置的红色小圈正在地图上实时...

  数字技术支持下,急救流程实现“时空对接”;智能病历质控系统能对病历进行全方位统计分析,帮助医生快速了解问题所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有效节省了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基层卫生院也有了新体验。

  

  “一位25岁的创伤性患者已上车,实时距离990米,预计4分钟后到达。”坐在电脑前的实习护士裘珂涵一边看信息一边喊道。随即,树兰(杭州)医院的急诊台忙了起来。此时,电脑屏幕上一个代表救护车位置的红色小圈正在地图上实时移动,救护车出车时间、患者信息以及现场判断情况等也都清晰呈现出来。

  这是杭州市急救中心“上车即入院”协同救治平台的应用场景。通过该平台,医院一旦收到急救通知,急诊台开始制定急救方案并做好资源准备,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对接。

  调度和救助系统数字化

  “以往院前急救存在环境、设施及施救人员数量和能力等‘盲点’和‘痛点’,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给院前急救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杭州市急救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张军根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中说。

  张军根在院前急救领域工作30余年,他表示,在其初入行时,急救人员少、设备落后、道路状况差、公众参与能力弱等阻碍了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如今院前急救“时空对接”得以实现。呼救者拨通120后,随即进入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接听调度员询问患者位置、联系方式和基本病情后,迅速生成急救任务单,并第一时间派救护车赶往事发现场。

  如果患者病情达到危重等级而周边无待命急救车辆,数字化调度车辆决策系统可自动改派患者病情相对轻微的急救任务车辆赶往危重患者救治现场。

  针对可能影响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城市交通状况,杭州“健康大脑+体系”中的“一键护航”系统,在救护车出车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测算,自动匹配并发送精确的导航信息,引导救护车躲避拥堵路段,融易新媒体,并能调节交通信号灯,以及通过地图软件向周围车辆发送警示信息。

  在执行抢救任务的救护车上,急救人员还能借助5G技术和AR眼镜,远程连线医疗专家,后者通过AR眼镜以第一视角判断患者病情,并通过实时标注、屏幕共享等方式与急救人员互动,抢救患者生命。

  病历质控智能化

  “智慧医疗让我们有了一张健康身份证。它包括了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健康信息,以及曾接受的医疗服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智慧医疗的关键就在于信息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浙江的智慧医疗已经历多次迭代, 2009 年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省统一”的公益性预约诊疗服务平台,2013年浙江省启动了“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2021年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元年。在数字赋能下,浙江省重点打造“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发展体系,包括全面推进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

  以电子病历的管理为例,浙江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主任丁丽萍介绍,智能病历质控系统是电子病历的2.0版,基于现有信息系统,通过智能引擎实现病历质控。

  该系统的优势在于,可充分解析病历文书,精准识别,并学习不同医生的不同书写习惯,质控准确率高。质控流程节点与临床应用场景深度结合,采用事前提醒、事中纠错、事后退回三个流程节点,全流程AI智能监控,无需人工参与。同时,系统还能进行全方位统计分析,快速了解目前病历现状和问题所在等。

  就诊取药移动化

  智慧医疗带来的特征便是移动医疗。患者能通过手机应用查看个人曾在医院的历史预约和就诊记录,包括门诊或住院病历、用药历史、治疗情况、相关费用、检验单图文报告等,还能24小时在线咨询。

  家住宁波市余姚市的王永红曾做过肝部手术,需长期服用药物抑制转氨酶含量。“但医生一次只能开一个月的量,以前每次吃完药还要开车去80公里外的市区拿。”

  王永红戴上眼镜,拿起手机示意道:“现在很方便,只需要通过医院公众号,就能找到在线问诊。”他熟练地点开网上医院,选择“慢病续方”版块。当日的出诊医生会主动询问他近期症状,并根据既往病历,为其开具药品处方及检查医嘱。药品会另外通过医保服务平台进行配送。

  针对群众呼声较高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浙江推出了“浙医互认”应用。通过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贯通省市县乡4级医疗机构。患者就医时,医生可通过大数据检索对以往检验检查的数据进行匹配,查询30天内的检查检验结果。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互认1681万项次,直接节约医疗费用7.12亿元。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4月起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实现“一卡通行”

工人日报讯 (记者甘皙)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和河北省医疗保障局联...

2 数字赋能让医疗服务变聪明了

数字技术支持下,急救流程实现“时空对接”;智能病历质控系统能对病历进行全方位统计分...

3 如何让更多罕见病患者“有药可保”“有药可选”

虽然部分药品已被纳入国家医保,但临床可及仍然面临挑战,罕见病药物的保障在各地落地的...

4 资本市场加力赋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可从三方面入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

5 糖尿病治疗药物在减重圈“爆红” 这些人别尝试!

天气转暖,爱美的女士们纷纷将减肥提上日程,可运动苦了腿,节食憋屈了嘴。一边摆烂,一...

6 国家医保局:对医保药品目录外新冠治疗药品实施分类管理

本报北京3月29日电(记者邱玥)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通知,为完善新冠治疗药物价格机制形成...

7 新冠药姑且医保报销到期后治疗药转分类打点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3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

1 4月起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实现“一卡通行”

工人日报讯 (记者甘皙)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和河北省医疗保障局联...

2 数字赋能让医疗服务变聪明了

数字技术支持下,急救流程实现“时空对接”;智能病历质控系统能对病历进行全方位统计分...

3 如何让更多罕见病患者“有药可保”“有药可选”

虽然部分药品已被纳入国家医保,但临床可及仍然面临挑战,罕见病药物的保障在各地落地的...

4 资本市场加力赋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可从三方面入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

5 糖尿病治疗药物在减重圈“爆红” 这些人别尝试!

天气转暖,爱美的女士们纷纷将减肥提上日程,可运动苦了腿,节食憋屈了嘴。一边摆烂,一...

6 国家医保局:对医保药品目录外新冠治疗药品实施分类管理

本报北京3月29日电(记者邱玥)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通知,为完善新冠治疗药物价格机制形成...

7 新冠药姑且医保报销到期后治疗药转分类打点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涂端玉)3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

8 益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多收药费211.71元

本人胡久雨2023年3月27日,在益阳市中心医院门诊8楼脊柱诊室钟华医生看病扫二维码交费241.1...

9 被友禾医院诱导消费8000怎么办?

2023.1.17我因为身体不舒服,在网上查询,有个友禾医院的客服告诉我,在他医院检查费可以给...

10 兰州仁和医院过度治疗乱收费

2023年2月27日我跟我老婆去兰州认和医院做人流。然后医生让做检查,检查以后就说,盆腔有积...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