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的黄光裕,落寞的国美(2)

  对于过去10余年没有太多线上沉淀的国美,即使是已经司空见惯的用大数据推测购买者的意愿,可能都显得十分艰难。而在数据化时代来临后,各大平台已经实现了定向精准推送的当下,国美的电商如何实现超越?

  此时的国美,即使是后知后觉,现在补课,要想达到国内巨头的水平,也尚需时日。而谈超越,恐怕只会遥遥无期。

  尽管黄光裕曾说:“只要有三分把握的事,我就敢去做”,这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也不排除他有可能剑走偏锋,从非零售的领域突破,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大佬。

  但是在略显老成迟暮的零售行业,失去新零售数字化先机的国美,可能很难有再次崛起的机会。

  要知道,阿里、京东、拼多多的电商版图综合起来看,无论是从人群覆盖上、还是地域布局上,早已是掘地三尺、无孔不入。这些独角兽的触角,不仅伸到了消费力强劲的一二线城市、也深度渗透到了下沉的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

  甚至于零售业态下,需求最为旺盛的生鲜蔬菜,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在2021年初,开始了一场恶战。所以,不仅是电器零售,连人们一日三餐赖以生存的萝卜白菜市场,也早已被各大巨头瓜分殆尽。也就是说,国美欲此时发力,恐怕只能见缝插针,其逆势翻盘,谈何容易。

  而且,企业的发展,人才是其命脉。没有抓住时代红利的国美,在人才方面的储备也是缺位的。相比较巨头企业完善的激励机制,国美新战略下的人才管理,也像是一颗地雷,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

  以最近国美为追求APP用户量为例,据了解,卖场背负着为“真快乐”APP引流的考核指标,职能岗员工也未能幸免。

  在国美东莞任职行政员工透露,目前国美员工都要卖“九九会员”,会员费每月9.9元,年费90元,用户开通后可享受专属折扣。

  据了解,注册九九会员需要手机号,为了达标,有些员工只能赔本卖,“在淘宝下单找人扫描专属的二维码买九九会员,一单倒贴10元”。

  如此违背人性化的绩效激励机制,也让国美升级为“真快乐”后,员工归属感直线下降。毫无疑问,其给人才团队的未来发展,也埋下了隐患。

  除了缺流量、人才外,国美缺钱,也随着其发行“可转债”而成为公开的秘密。

  2020年5月底,京东宣布战略投资国美,以1亿美元认购国美发行的可转债,并宣布双方将在供应链、物流等方面达成合作,共享双方已有资源。

  实际上,早前的3月份,拼多多曾以同样的方式牵手国美。如今两度“联姻”之后,国美身价暴涨,涨幅一度接近20%,截至6月8日12时,国美总市值达306亿。

  尽管外界看来,国美有了京东、拼多多两大巨头的助力,可以在流量、物流、供应链等方面为国美“赋能”,但是实际上,却像是在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而此时的国美,似乎正面临着连续亏损+缺钱的窘境。

  据了解,所谓“可转债”实际上是一种含权债券,即,投资者有权在规定期限内按照一定比例和相应条件将其转换成确定数量的发债公司的普通股票。

  拿京东和拼多多认购国美可转债来说,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假设国美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京东和拼多多的债权就可对应转化为相应的股权。而对国内的企业来说,发行可转债之后很少有上市公司愿意最终还本付息。这也意味着,国美引入京东、拼多多的资本,实属无奈之举。

  而对于京东、拼多多来说,国美的“利用”价值在于,其电商方面多年积累的优势,可以解决它们备战618的燃眉之急。

  而国美之所以缺钱严重,一方面是因为接连亏损,现金流方面严重不足。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国美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为81.87亿元,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点。

  另一方面,国美的沉重债务也是其压力所在。根据国美零售2019年财报数据,截至去年12月底,国美需要在一年内偿还债务超过151亿元。

  由此可见,国内或许是希望借助“可转债”方式,将自己积累的线下门店资源与供应链资源变现,用于现金周转及偿还债务。而在疫情之下,传统线下零售已纷纷转型线上,国美显然也意识到了线上运营的重要性,发行“可转债”便是其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

  押宝真快乐,国美娱乐化胜算几何?

 文章标题:激进的黄光裕,落寞的国美(2)

内容摘要:对于过去10余年没有太多线上沉淀的国美,即使是已经司空见惯的用大数据推测购买者的意愿,可能都显得十分艰难。而在数据化时代来临后,各大平台已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xfts/20210413/25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