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 > 文化 > 中国故事|古老藏文穿越时空走向未来

中国故事|古老藏文穿越时空走向未来

2024-06-04 22:49:58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在拉萨,73岁的央吉卓嘎老阿妈用藏文医疗管理系统预约挂号;在日喀则,遭誉为“第二敦煌”的萨迦寺内,部分珍贵藏文古籍文献实现资源数字化保存与利用;在山南,始建于公元8世纪的西...

  在拉萨,73岁的央吉卓嘎老阿妈用藏文医疗管理系统预约挂号;在日喀则,遭誉为“第二敦煌”的萨迦寺内,部分珍贵藏文古籍文献实现资源数字化保存与利用;在山南,始建于公元8世纪的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内,融易新媒体消息,僧人使用手机编发藏文信息……

  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藏文信息化操作让人时常忘了,1300多岁的古老藏文实现信息化处理,仅仅是30多年前的事。

  一个微风拂面的傍晚,中国工程院院士、藏文信息化领域领军人物——尼玛扎西,在西藏大学为我们讲述古老藏文迈进信息时代的传奇故事。

  探索:古老藏文信息化启航

  1988年,24岁的尼玛扎西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分配至西藏大学任教。藏文信息化技术研发彼时刚刚起步,技术研发及应用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尼玛扎西选择走上科研探索之路,应对挑战。

  翻阅图书馆所有可能相关的书籍、四处向领域内专家虚心求教……尼玛扎西在学校并未学过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课程,就凭着一股钻研劲儿,向未知领域进发。

  5月30日,尼玛扎西在翻阅藏文工具书。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那时关于文字信息处理的书籍很有限。一次去昆明出差,我在书摊上淘到一本中文信息处理的专业书,如获至宝。后来因为翻阅次数太多,只要轻轻一抖,书页就会像树叶一样掉落。”尼玛扎西笑着说。

  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一步一个脚印。

  1992年,由尼玛扎西团队研发的“TCE藏、汉、英文信息处理系统”软件,通过西藏相关部门审定,成为西藏第一个达到实用化程度的藏文信息处理软件,遭广泛应用于藏文公文处理、数理化教材编撰、古籍文献整理等领域,西藏的藏文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及应用滥觞于此。

  1997年,尼玛扎西率领团队建设的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西藏主节点落户西藏大学,成为西藏第一个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的信息网络中心,西藏的第一个互联网主页在此诞生。

  2005年,尼玛扎西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全球首款数字移动电话和车载电话操作系统藏文版。2014年,团队研发全球首款智能移动操作系统藏文版。

  目前在西藏,各类移动电话全面处理藏文信息已经成为常态,藏文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攻坚:中国藏文编码国际标准化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世界各种语言文字纷纷建立国际标准,各国都在争取主导地位。

  1993年至1997年,在国家有关部委组织下,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尼玛扎西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制定藏文编码标准,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连续6次提交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提案。

  “所有国家都可以竞争(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的制定),当时英国、爱尔兰等国也在提交相关提案。”尼玛扎西回忆,“但是藏文的故乡在中国,藏文编码的国际标准化,应当在我们手中实现。”

  尼玛扎西说,科学成熟的藏文编码不仅要符合藏文的文字特性,表达所有的藏文信息,还要避免编码的二义性,确保信息的正确交互与共享。

  5月30日,尼玛扎西(中)和他的学生一起讨论藏汉实时翻译小程序运行问题。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为攻克技术难关,尼玛扎西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与团队成员远赴土耳其、丹麦、芬兰、瑞士、美国等国参加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共同完善了编码方案。

  一次在美国硅谷参会时,由于长时间在国内外奔波劳顿,加之时差和“低原反应”,疲惫不堪的尼玛扎西竟在微软公司的卫生间里昏睡了数个小时,最后遭满世界找他的同伴们唤醒。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这幅画中藏着古代小朋友的童趣世界

策划:万方 范雪纯 执行策划:袁晗 樊珊珊 李颖翀 文案:赵宇娇 杨奡 设计:初林 视频:邓阳...

2 中国故事|古老藏文穿越时空走向未来

在拉萨,73岁的央吉卓嘎老阿妈用藏文医疗管理系统预约挂号;在日喀则,遭誉为“第二敦煌”...

3 文化中国行 | 版本资源量质齐增 全景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央视网消息: 5月31日,中国国家版本馆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

4 何以中国丨唐骑马戴帷帽仕女俑,吸粉了新疆大批“迷妹”

【编者按】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不仅丰富着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5 全总文工团新创音乐剧《逐梦》在京首演

光明网讯(记者宫辞)5月31日至6月2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创作资助项目、全总文...

6 书评丨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由徐晓明所著的《新质生...

7 文化中国行 | 颜值与书香的邂逅 走进“纸上窟”——敦煌书局

敦煌市党河风情线边,有一座敦煌气息浓厚的“纸上窟”,这里就是国内首家以敦煌元素为主...

8 广东启动“千镇万村文化行”活动

本报广州5月30日电(记者罗艾桦)日前,由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广东省老区建设基金会等...

9 在古典文献中潜心求索(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四川大学教授项楚数十年钻研校勘考据—— 在古典文献中潜心求索(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

10 了不起的童年|“战舞”萌娃

5月29日,在汕头市贵屿镇玉窖村的英歌队排练现场,庄恩琪(前)在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广...

1 这幅画中藏着古代小朋友的童趣世界

策划:万方 范雪纯 执行策划:袁晗 樊珊珊 李颖翀 文案:赵宇娇 杨奡 设计:初林 视频:邓阳...

2 中国故事|古老藏文穿越时空走向未来

在拉萨,73岁的央吉卓嘎老阿妈用藏文医疗管理系统预约挂号;在日喀则,遭誉为“第二敦煌”...

3 文化中国行 | 版本资源量质齐增 全景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央视网消息: 5月31日,中国国家版本馆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

4 何以中国丨唐骑马戴帷帽仕女俑,吸粉了新疆大批“迷妹”

【编者按】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不仅丰富着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5 全总文工团新创音乐剧《逐梦》在京首演

光明网讯(记者宫辞)5月31日至6月2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创作资助项目、全总文...

6 书评丨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由徐晓明所著的《新质生...

7 文化中国行 | 颜值与书香的邂逅 走进“纸上窟”——敦煌书局

敦煌市党河风情线边,有一座敦煌气息浓厚的“纸上窟”,这里就是国内首家以敦煌元素为主...

8 广东启动“千镇万村文化行”活动

本报广州5月30日电(记者罗艾桦)日前,由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广东省老区建设基金会等...

9 在古典文献中潜心求索(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四川大学教授项楚数十年钻研校勘考据—— 在古典文献中潜心求索(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

10 了不起的童年|“战舞”萌娃

5月29日,在汕头市贵屿镇玉窖村的英歌队排练现场,庄恩琪(前)在跳英歌舞。 2024年4月,广...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