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砸一家险企?盘点那些因公司治理导致的风险事件和舆情危机(2)

  保险公司为了扩张分支机构、获取业务资格,必须维持偿付能力水位线,而在公司亏损时期只有增资一途。增资动议一出,各方都想引进自己的关系人,调整股权结构以增加话语权,常常难以达成一致,并引起诸多“并发症”。

  信泰人寿

  信泰人寿成立于2007年,是中和人寿、平泰人寿在筹建过程中两家整合的产物,第一任董事长是名门之后。曾任信泰人寿总裁的郑秋根是中和人寿的发起人,信泰人寿在增资过程中,郑秋根控制的多家公司进入,其中同华文化为第三大股东。同华文化与并列第一大股东的浙江永利和巨化控股一直存在矛盾,董事会延期4年无法完成换届。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但各方对增资方案各执一端,一度到了被提上接管日程的地步。

  矛盾公开化起于2013年,同华文化以第一届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程序、表决方式违法等为由起诉浙江永利并胜诉,但随后反转,根据股东内部举报,司法机关以涉嫌挪用资金逮捕郑秋根,郑持有的股份被司法拍卖。此后随着多轮增资,浙江永利成为控股股东,但据媒体报道,借浙江永利等股东融资入股之机,“明天系”旗下机构通过接受股权质押提供资金,进入了信泰人寿。这家累计亏损近30亿元的公司,未来发展仍需破解股东股权难题。

  都邦财险

  都邦财险于2007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集资7.2亿元作为认股款交付公司,但其中3.1亿元流入三家“吉林籍”大股东账上。“浙江籍”与“吉林籍”股东开始“南北战争”,以董事长王丽影为代表的吉林股东,撤销公司总裁战鹰职务;浙江股东则另行召开股东大会,在获得员工持股公司支持后,免去王丽影董事长职务。吉林地方法院则判决该股东大会无效,局面进一步复杂化,最后主要股东全部出局,都邦财险走向国有化解套治理僵局。

  安华农险

  安华农险也遇到过增资困局。该公司开业之初即未能缴足2亿元资本金,是后来担任董事长的刘志强携2.7亿元资金加盟,才使公司注册资本达到4.1亿元。后刘志强因挪用资金、内幕交易被查,同年安华股东大会表决增资方案,持有表决权21%的股东表示反对,并向监管部门举报,监管要求退还相关股东增资资金,暂停股东中科恒源、佳乐紫光的增资权利。公司这一波增资导致的问题持续发酵。

  新光海航人寿

  外资保险公司概莫能外。新光海航由海航集团与外资方新光人寿各持股50%,中外方股东合作不畅,僵持多年。海航集团在2014年发起设立渤海人寿之后,新光海航成为“弃子”。2014年6月新光人寿将增资款存入指定资本金账户,但海航集团失信了,未如期履约缴纳增资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海航布局多家保险公司,甚至想组建保险集团,但基于其游猎资本的惯性,对每家公司都没有好好对待,和民安保险前任出让股东发生争议,在华安也出资爽约。不但缺少战略统筹,连基本的耐心都没有。

  这些争端导致的“大败局”给人启迪,不能只拿来公司治理结构的“壳子”,更重要的是学到治理机制的“里子”。

  内斗频仍

  内部权力纷争,创剧痛深

  没有底线的公司内部纷争,将公司推向不可预知的暗礁险滩,甚至来不及推动“转向舵”。

  永安财险

  有的保险公司内部争端如影随形,解决一波又来一波。永安财险引进复星集团入股,复星系通过旗下4家机构入股永安财险,持有40.7%的股份。公司董事长陶光强等4名董事来自陕西省国资委下属公司,总裁蒋明等4人则代表复星系。对于复星系和地方国资谁是实际控制人,股东和永安内部都有不同说法。2017年,永安财险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解聘蒋明的决议,当天,另一方提出罢免陶光强董事长职务的议案。12月,在董事会临时会议上,罢免董事长的议案未获通过。随后,永安内部举报公司篡改财务数据。

  华海财险

  2017年,华海财险创业团队内部争端公开化,被撤职高管发布公开信,公司内连续发生举报,持续至今也未平息。举报暴露了华海在治理程序、股东引进、产品经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公司变相经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导致总裁被撤销任职资格。公司引进神州万向、乐保互联,共占公司股份的15%,两家公司均由华海内部人士担任法定代表人,隐瞒关联关系,提供虚假材料,2018年2月,两家机构被撤销股东资格。

  珠峰财险

 文章标题:怎样搞砸一家险企?盘点那些因公司治理导致的风险事件和舆情危机(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list/15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