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中的相互宝:诱导开通、私自扣费、理赔难?(2)

  天眼查显示,相互宝所属的主体公司为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而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又是由蚂蚁金服等九家出资人共同发起成立,蚂蚁金服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为34.50%。也就是说,相互宝是间接属于蚂蚁金服旗下的一款网络互助产品。

风波中的相互宝:诱导开通、私自扣费、理赔难?

风波中的相互宝:诱导开通、私自扣费、理赔难?

  来源 / 天眼查来源 / 天眼查

  相互宝2018年10月在支付宝App上线,提供大病互助服务,加入的成员在遭遇互助宝条款中包含的100种重大疾病时,可享有30万或10万元不等的保障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

  不过这个分摊的费用不是无上限的,相互宝承诺2019年全年人均分摊金额不超过188元,多出部分由蚂蚁金服承担,相当于有了平台兜底。

  要了解清楚相互宝,首先要区分保险和网络互助。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基于合同约定的条件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而网络互助是保险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形式。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保险是先缴费,后承担固定责任,用户的保险费会形成资金池,而网络互助是事后分摊,没有资金池。相互宝不是保险产品,属于网络互助。

  不过,相互宝最早叫相互保,看似是一款保险产品,实质上是以保险之名经营网络互助产品。

  2018年11月,银保监会约谈相互保合作方信美人寿,指出其“报行”不一、销售误导、信息披露不完善等违规行为的同时,还停止其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为名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于是,相互保在上线41天、狂揽2000万用户后,最终告别保险定位,变身网络互助计划相互宝。每确认一例出险案例,赔付一笔救助金,相互宝收取救助金的8%作为管理费。截止目前,相互宝尚未实现盈亏平衡。

  不过,两年多时间,相互宝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互助平台,目前有1亿用户,相当于每14个人中就有一个加入。

  纠纷也随之而来,来自用户的投诉批量出现。目前围绕相互宝的纠纷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诱导开通、未经用户同意扣款、理赔难、互助金额上涨。

  针对上述用户投诉,燃财经求证了蚂蚁金服方面,对方不认可诱导开通、私自扣费的说法。

  蚂蚁金服方面称:“加入相互宝,需要用户进行一系列的信息确认、授权、协议签署操作,不存在默认开通或者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开通的情况。相互宝每个月进行两次公示、两次互助金扣款,每次都会在支付宝APP内进行全量用户的Push通知、信息流Card推送。相互宝首页也有固定的公示、分摊入口。”

  同时对方提到,相互宝有完整、规范的成员规则,重疾用户在申请相互宝互助金时,需要提交相应的病情材料,相互宝会对每个互助案件进行实地调查、独立审核,判断案件是否符合互助规则,保护成员分摊的每一分钱都给到符合规则的重疾成员。

  “在不影响案件调查、审核的前提下,相互宝也在努力简化互助金申请资料和流程。例如,成员身故时,不必再提交火化证明,改为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等有效的身故证明材料择一提供即可。涉及到互助金继承的,可用出生证明、户口本、公证书等材料证明继承人关系。”

  另外,对于用户反馈的互助金额越来越多的问题,蚂蚁金服方面解释称:“相互宝目前单期分摊扣款在4元左右,除去疫情期间的影响,分摊金额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2019年,相互宝的分摊金经历了上涨过程,主要是因为总人数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且用户加入相互宝有3个月等待期,前期救助人数相对较少。”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认为,相互宝相关的纠纷双方都有责任, 蚂蚁金服在管理层面,应该完善参与的程序,比如要多次确认用户是否同意参加互相宝,告知需要按月分摊费用,每次扣费的时候,以短信或别的方式告知用户;同时消费者自己应该谨慎点击红包、优惠链接,万一被扣费,要及时退出,双方都应该履行各自的责任。

  此外他指出:“理赔难现象自保险行业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存在,因为保险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自愿保险,存在所谓的逆向选择,也就是身体不好的人,认为自己风险很大,积极参与,身体好的人基本上带有很强的侥幸心理,不会参加。事实上用户在参加的时候要对你的健康状况做一个如实的告知。”

 文章标题:风波中的相互宝:诱导开通、私自扣费、理赔难?(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list/13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