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幕曝光:一位蔬菜配送员的“保供日记

(北京商报)国内餐饮产业链正在成为疫情之下保供的中坚力量。从蔬菜源头到平台、仓储、配送,北京商报记者跟随蔬菜供应平台的一线配送员体验了整个过程。在这个特殊时期,新鲜蔬菜是如何从田间走向餐厅以及普通消费者手中?疫情对于这个产业链条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带来了哪些机遇?

凌晨4:00

仓库提货车辆减半

刘忠华是美菜网八仓的连长,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从定点的仓库提货,然后在餐饮企业开工之前把餐厅提前一天在美菜网上订购的蔬菜配送到餐厅。他每天凌晨2:00左右就要到达仓库,到达之后要做一系列的车辆检查、仓库检查工作,还要负责给配送员开晨会,叮嘱配送员疫情期间的注意事项,强调配送员一定要在配送过程中戴好口罩,并且减少与他人的接触。这也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刘忠华每次晨会新增的会议内容。

位于大兴区的美菜网八号仓库也已经加强了防护措施,并且设立了负责防护工作的岗位,进仓的车辆都要在门口进行车辆消毒,进仓的人员也要测量体温并且做好登记,取货后车辆出仓还要再进行一次消毒,仓库全员佩戴口罩。

刘忠华说到,因为一系列的防护流程,每次进出仓库的时间长了不少,但是由于疫情原因,很多餐厅都停业了,这也导致餐厅订单大幅减少,所以配送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原来每天有差不多150多辆车来取货,但现在每天差不多只有七八十辆,减少了将近一半,所以虽然防护工作增加了车辆进出的时间,但是整体等候的时间还是少了很多,这样我们还能两班倒,相比疫情之前清闲了一些。我今天要配送11单,相比之前也少了一半。”

清晨6:00

餐厅转外卖  菜量需求减少

美菜网的定位是服务于中小餐饮企业的供应链平台,像刘忠华这样的配送员也主要是和一些单体餐厅的老板打交道。这一天刘忠华总共要给6家餐厅配送原材料,刘忠华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尽可能在早上8:00之前把所有的餐厅订单配送完,以免影响到餐厅的经营时间。

清晨6:00,刘忠华到达第一家配送的餐厅,这是一家经营家常菜的单体餐厅,餐厅老板徐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餐厅的堂食已经完全关闭了,现在全部转向了外卖,外卖订单还是比较稳定的,能够勉强维持餐厅的生存。因为堂食关闭,该餐厅的食材需求也相应减少,此前每天订800-1000元的食材,现在有明显的减少。由于该餐厅是单体餐厅,在这个特殊时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搭建起自己的配送和订餐渠道,所以现在的外卖经营也全部依靠外卖平台完成,而平台的高佣金也成为餐厅现阶段的主要压力之一,这也让徐老板开始重新思考门店的生意以后该怎么做。

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重创,对于这类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餐饮企业或许是致命的,.徐老板们”愁容满面,希望疫情能够快点过去,餐厅的经营能够重回正轨。刘忠华在交货时对徐老板说,.这些菜出库的时候都经过消毒了,你们放心”,让徐老板脸上添了一分笑意。

早上8:30

送菜上门  家庭订单持续上涨

危机之下孕育着新的商机。服务于B端餐饮企业的美菜网看到了疫情期间家庭买菜的需求,推出了面向C端的订菜渠道和配送上门的服务,这也成为刘忠华疫情期间工作的最大变化。.以前只需要给餐厅配送,现在家庭订单上涨得很快,我们几乎一半的订单都来自家庭,这是和疫情之前最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把家庭订单的配送时间放在餐厅配送之后,一来是可以把菜品分类做得更清晰,而不让两类订单的时间冲突,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家庭用户,要是太早了,说不定会打扰人家休息。”

刘忠华觉得加上家庭订单,配送的目的地就更加分散,所以尽管现阶段餐厅订单减少,但工作时间和之前几乎没有差别,因为很多小区为了防护封闭了部分小区大门,所以配送的时候要绕一些路。刘忠华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一些乐趣,.看这个订单,大概就能知道这个家庭大概有多少人,要做什么菜,像这个一千多块钱的订单肯定是一个大家族,做的菜肯定很丰富。这个一百多的应该就是小两口,做的菜应该也就是一些很平常的家常菜”,刘忠华说道。

家庭订单与餐厅订单配送过程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家庭订单要求无接触的订单更多,一些小区还专门在门口设立起了蔬菜寄存的架子,刘忠华只要把蔬菜放在门口就可以了,.无接触配送挺好的,保护客户同时也是保护我们”。

下午2:30

京郊蔬菜基地供应充足

 文章标题:最新内幕曝光:一位蔬菜配送员的“保供日记,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spt/8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