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创新求变,“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四两拨千斤”

近年来,宝应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求变,积极深化 “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探索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富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农民合作社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宝应县惠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坐落于曹甸镇工业园区西区。2004年合作社正式成立。成立之初,该合作社人员多而杂,工作不能有利开展。2007年经曹甸镇党委政府批准,合作社成立党组织。通过党员带动社员,提高了社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

惠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积极谋划新思路、新办法,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培训,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培养新型农民,提升社员的整体收入。效率提高后,经营收入也得到明显提升,过去一年作业收入大概在五六千块钱,现在一年在3~5万。很多社员想加入支部,申请入党。加上流动党员,合作社现有党员已达到20多人。

下一步,曹甸镇将以惠农机插秧党支部合作社作为示范,吸引更多的合作社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员加入到党组织当中去,吸引更多的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先锋带头作用。

宝应县双杨蔬菜种植合作社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党建为基础,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自2020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合作社积极谋划、长远构建关于党支部工作开展和体系建设,注重在凝聚思想工作、注入发展力量、提供长效保障上持续发力,以扎实的工作举措,推进党支部生根发芽、取得成果,去年销售达到800万元。

近年来,宝应县积极推行“党建+合作社”产业发展新模式,鼓励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党成立组织,同时加强引导,帮助指导合作社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走出了“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组团式发展”的富民强村新路子。

据介绍,近年来,宝应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效整合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优势,为合作社经营发展提供便利服务,大闸蟹、荷藕等特色品牌持续叫响。下一步,宝应将进一步完善“党建+”的运行模式,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实现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多赢,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刁品杰  吴锦玲)

 文章标题:宝应创新求变,“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四两拨千斤”

内容摘要:宝应创新求变,“党建+合作社”发展模式“四两拨千斤”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234884.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