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3产能集中在中国 行业趋于寡头竞争格局

维生素K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包括K1、K2、K3、K4等多种形态,其中K1、K2是天然存在的,属于脂溶性维生素;K3、K4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是水溶性的维生素。总的来说,在维生素K中,维生素K3的生物活性最强,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是工业生产中规模最大的产品。

维生素K的用处较为多样,用在人工养殖的水产以及家禽中,可参与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治疗阻塞性黄疸、疸痿病及初生畜禽出血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而在医药领域,维生素K3可以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预防内出血及痔疮、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等作用,因此在临床中也有一定应用。维生素K3主要被应用在饲料、医药、食品领域,其中饲料领域占比较高,达到72%左右,其次是医药,占比为19%,食品领域占比为9%。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维生素K3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维生素K3产能约为1.3万吨/年,其中约有80%以上的位于中国,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K3生产以及应用国家。全球维生素K3产能较高,但近几年全球养殖产业发展相对稳定,对于维生素K3需求增长缓慢,因此导致国内维生素K3产能过剩。在2019年全球维生素K3产量约为7000吨,全球行业开工率只有53.8%左右,行业发展较为低迷。

就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全球维生素K3主要生产企业有兄弟科技、陆良和平、重庆民丰、崴尼达、乌拉圭Dirox、土耳其Oxyvit、振华股份、山东华升等,其中兄弟科技产能较高,年产能为3000吨以上,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K3供应商。在生产方面,2019年兄弟科技维生素K3总产量为2600吨左右,占据全球维生素K3总产量的37.1%,企业开工率为80%以上。由此看出,虽然维生素K3总体产能过剩,但行业龙头企业开工率仍旧较高,因此未来维生素K3竞争逐渐向寡头垄断格局发展。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维生素K3在饲料以及医药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在下游带动下,维生素K3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近几年,维生素K3下游产业发展趋稳,对于维生素K3需求增长有限,因此全球维生素K3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从生产方面,维生素K3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龙头企业开工率较高,维生素K3行业未来向寡头竞争方向发展。

 文章标题:维生素K3产能集中在中国 行业趋于寡头竞争格局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166657.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