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救治最前线总有“上海好医生” 20位“上海好医生”揭晓

  今天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防控疫情阻击战中,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上海25万医务工作者是勇往直前的战士,更是呵护生命的天使。

  国有召、召必应、回必胜。国家危急时刻,白衣战士挺身而出。2月初,中科院院士葛均波教授一封信刷爆朋友圈,.同学们,这次新冠疫情还没有看到控制迹象,老师报名了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等待批准。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因援鄂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夏敬文医生、女儿恰逢高考坚守一线撰写67篇日记的查琼芳医生……白衣天使用专业敬业,为所有人筑起健康的.铜墙铁壁”。今天,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文明办联合开展,解放日报作为支持单位的20位.上海好医生”评选揭晓,他们是全市医务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当前,责任就是唯一选择

  上海1649名援鄂医护人员,用仁爱之心在武汉前线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而在上海救治最前线,也不乏.上海好医生”在特殊时期呵护病人,体现医者无限担当。

  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沈坤炜教授,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带领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坚守岗位,争分夺秒开发互联网医疗平台,为超过500名患者进行一对一线上问诊。正常医疗秩序几近停摆时,瑞金乳腺中心上半年救治的患者数量超过了去年同期。在防疫任务相当繁重的4月,舟山患者王女士由于肿瘤溃破、胸腔积液以及全身多种疾病交杂,遭遇多家医院婉拒。走投无路之际,沈医生给了她重生希望。术后康复,王女士动情地表示,.如果没有沈医生,我可能永远没有坐起来的机会。”

  国不宁何来家之安宁?有着丰富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救治经验的专家、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亮,抗疫之初就毅然写下请战书,.我自愿到战‘疫’最前线,到最困难的武汉或上海对口支援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严峻形势下,他悉心管理的128张床位在疫情最严重时刻有条不紊地运转,救治了众多脑血管疾病患者、颅脑创伤患者及脑肿瘤患者。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有创操作多、脑血管急诊多,因此成为抗击新冠疫情的重点科室。如何做好新冠疫情常规防控工作,保证高效的应对能力是当前神经重症监护室面临的最重要工作。高亮带领神经重症监护室迅速建立科室护理人员应急梯队,建立特殊事件科室防控策略、规范急诊患者的护理流程、强化高危风险护理操作、调整家属探视管理。这位.从不轻言放弃的生命守护者”继续践行着25年前的初心。

  救治一名病人,挽救一个家庭

  因担当而温暖,.上海好医生”中亦有学科带头人,他们引领学科发展,不忘医者初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因精湛技艺,被誉为.刀尖上与死神竞速的医家”,他36年如一日,将无限激情倾注在医学事业中。.心脏外科手术中,99分就等于0分,患者会因为缺失那一分而失去生命。”王春生说。

  他是天天为他人开.心”的好医生,精湛技术背后是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他早已习惯在天色渐亮时离院回家,早上又准时出现在病区,再次开启查房、门诊、手术、会议和科室管理。敬业精神,成就多项开创性心脏手术: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肾联合移植、国内首例儿童心脏移植、国内首例经心尖.瓣中瓣”TAVI手术……由此成为国内心脏移植技术规范和准入制度的主要制定人。

  市一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是国内最早一批提出应重视房颤危害并合理治疗的专家,他救治过的最小和最年长患者年龄相差达80岁。房颤会引起心衰,而及时进行导管消融手术能减少50%死亡率,面对可能的手术风险,刘少稳选择勇于担当、迎难而上。

  他总是能以精湛技艺妙手回春,使一个个.短路”的心脏及时得到修复、重生。10年前,年仅12岁的小患者从福建辗转来市一求助。彼时,全球尚未有在这一年龄实施导管消融术的先例,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模样,刘少稳毅然决定冒着风险为他施行消融手术。孩子得救了。而今这名小伙子学业有成,每年都感谢刘医生赋予他新生。

 文章标题:疫情救治最前线总有“上海好医生” 20位“上海好医生”揭晓,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spt/15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