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的专科医院开到了郊区家门口” 上海创新三级专科医院+社区模式

  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用最好的资源服务人民,上海城市医疗版图上,优质医疗资源正再度向外.辐射”。

  早在上一轮2012年,申城深化医改,启动建设郊区三级综合性医院.5+3+1”医疗服务体系,医疗资源的布点调整,为当地居民带来健康福祉。而近3年来,城市又一轮医疗资源辐射发力:包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近10家三级专科医疗机构纷纷在郊区筹建新院。与前一轮综合性医院引领有所不同,这一轮资源辐射由顶级专科医疗资源牵头,从妇科、儿科、五官科到中医,未来郊区居民将受惠于更多丰沛专科医疗资源。

  顶级资源下沉便民就诊

  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城区中心,看病有所不便,一度是上海不少百姓最真切的感受。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向城郊导入,看病难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论及顶尖的专科医疗资源,短板仍然凸显。规划在前、布局在先,如何引入专科医疗资源?上海可谓未雨绸缪。

  10年前,全国同领域顶级水平的眼耳鼻喉科医院,考虑到市中心医疗空间极度受限,为更好满足居民需求,启动浦江院区项目,历经7年新院正式启动运营。统计显示,开业3年来,医院门诊量已达112万人次,近期日均门诊量超过3000人,累计出院人次达5.7万人次,住院手术量超5.2万台。.这里与汾阳院区同步运行、同质化管理,为更多居民带来就诊便捷。”院长周行涛如是说。

  家住浦江镇的林女士深有感触:她因高度近视导致眼底病变,每次想去位于汾阳路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五官科医院)就诊,一考虑到往返三个小时,就打了退堂鼓。.真没想到,而今全国顶级的医院开到了家门口!”近日,林女士来到浦江院区就诊,整个流程顺畅,预约候诊几乎没排队,就看上了知名眼科专家。在她看来,.最好的医院开到家门口,资源跟着跑,我们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城市建设的人文与温度!”创新疾病预防治疗模式

  顶级专科医疗资源辐射郊区便捷百姓,更有医改更深层次意义所在:探索一条独特的.三级专科医院+区域”合作的创新模式。就在不久前,位于城市西北角的嘉定,引入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正式奠基,今后区域居民就医又多新选择。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陆嘉惠告诉记者,2017年嘉定区、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融易新媒体,确立在嘉定新城东区建造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3年前期准备,而今医院已完成各项设计和评价。此后,新院满足区域人口就诊需求之时,还将牵头静安、普陀、嘉定、青浦4区的中医医联体建设,打造中医医联体的.样板房”。

  三级专科医院+社区的创新模式,为疾病管理带来新内涵:专科资源对治疗积累丰富经验,社区.触角”重视预防,两者结合,可为疾病防治形成从预防到治疗的.全程闭环”。以眼耳鼻喉科医院浦江院区为例,医院运行至今,与闵行区携手已在全国率先创新以眼视光医生为先导、.学校-医院-社区+眼视光康联体”近视防控科普体系。

  .浦江院区成立以来,就与驻地街道积极打造近视防控康联体。而今康联体已孵化出近视小飞侠项目。”眼耳鼻喉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闵行引入顶尖资源、跨界融合,眼耳鼻喉科专家还在浦锦街道20余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近视防控讲座,组成团队,在街道内多家幼儿园开展眼健康筛查,培训当地眼科医生。

  .金字招牌”带动长三角

  这一轮顶级专科医疗资源辐射城市郊区,有的放矢填补医疗技术空白,未来还将突破物理空间发展局限,科研与医疗服务齐头并进,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注入更多健康元素和人文内涵。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青浦区,两年前,区卫生健康委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达成框架协议,选址朱家角,建设一座国内高水平三甲妇产科专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说,500张床位的青浦分院,将有效提升当地妇幼医疗健康水平,亦为医院发展带来全新契机。据悉,未来依靠.天时、地利和人和”,青浦分院还将造福长三角更多百姓,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实现医疗服务均衡化发展。

  在浦东新区航头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项目业已启动建设。依托近60载中医药文化积淀,浦东分院将设置500张医疗床位,预计2年后竣工。院长肖臻介绍,未来,浦东分院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常见病专科门诊、急诊、住院等医疗服务,结合区域特点发展创伤外科,方便患者就近救治。此外,依托总院肿瘤科临床、科研基础,建设浦东西南地区肿瘤医疗中心,以航头为坐标辐射长三角,发挥中医药抗肿瘤复发转移的品牌优势。

 文章标题:“顶级的专科医院开到了郊区家门口” 上海创新三级专科医院+社区模式,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spt/14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