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行摄:三点一线半天游最佳路线(2)

  因为有铁索绑定连接,纵使这些浮船有点晃,但还不至于晕,走在上面有种凌波微步的感觉。安全起见,栏杆外是不允许翻出去的,浮桥也有最多625人的承载上限。

  在桥上还有一个特别的牌坊,叫“民不能忘坊”,古代韩江水患严重,“民不能忘”寄托了潮人对为潮州做出杰出贡献的先人们的崇敬和追忆。

  在清道光廿一年(1841年),十月久雨,韩江泛涨,最终广济桥东桥部分有九个桥墩被不同程度地破坏。灾后,潮州知府发动民众修桥,但因工程浩大,到第二年仅修好了五个桥墩。接着又发洪水,东边最接近江心的桥墩连同桥墩上的鉎牛也被洪水冲走,不久,知府刘浔和吴均先后重修广济桥,补上全桥被冲掉的石梁。经过吴均数年的努力,修建广济桥的工程才算完成,士绅建此坊以表感激崇敬之情。

  好,让我们回到入口,在入口的背面是第二处景点“广济楼”,俗称东门楼,看这个地理位置就知道为什么起这个名字,进了门就是进了城。


广济桥 - 滨江长廊 - 广济楼

广济楼

  广济楼的建筑结构就讲究了,但是我说不上来,只知道广济楼和广济桥是同一个翻修工程,在2004年就翻修成现在的模样。广济楼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民国20年重修,2004年按照三层四檐歇山顶型制,恢复1931年重修前的原貌,修复的依据是清代《潮州古城图》和有关的历史文献,并参照同期的明代城楼建筑。


民国20年重修的广济楼 |图源:《潮州纪行》1974

  在2004年的翻修中,施工队在城门地下挖到了据传为明代知府王源所书的“广济门”匾额,原匾放大后安置在城门上,现在是嵌于城门内。

  “广济楼”匾为著名书法家萧所书,“东为万春”则为国学大师饶宗颐重书,“岭东首邑”为书法家刘炳森的手笔。

  在城门内,广济楼左右都有台阶可以上城墙,广济楼体被栏杆围住,不对外开放。希望这座城楼能坚持久一点。

  广济楼城墙脚,还有一个“天后宫”,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占地半亩,是潮人祭祀妈祖、天后圣母的民俗文化场所,时间充裕可以进去看看。


天后宫左视图

  进了广济门直走,就是本期的最后一个景点。 


进入牌坊街 - 天后宫 - 广济楼

牌坊街

 文章标题:潮州行摄:三点一线半天游最佳路线(2)

内容摘要:因为有铁索绑定连接,纵使这些浮船有点晃,但还不至于晕,走在上面有种凌波微步的感觉。安全起见,栏杆外是不允许翻出去的,浮桥也有最多625人的承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mobile/19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