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如何看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落差”

如何看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落差”

2024-03-13 18:24:51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等经济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乐观预期。 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如何,近年来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国家统计局此前表示,对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很多机构和学者都进行了测算,结果有一定差异。多数结论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约在5.5%至6.5%之间,从全球范围来看仍处于中高水平,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较大。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5.2%,今年预期目标为...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等经济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乐观预期。

  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如何,近年来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国家统计局此前表示,对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很多机构和学者都进行了测算,结果有一定差异。多数结论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约在5.5%至6.5%之间,从全球范围来看仍处于中高水平,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较大。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5.2%,今年预期目标为5%左右。那么,该如何看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的落差?

  潜在经济增速,是生产要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优化组合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速度。通俗地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增长水平。理论上,经济增长是沿着潜在经济增速轨道运行的。但现实中,自然、社会、政策等因素都会对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形成扰动或冲击,使得实际经济增长并不能与潜在经济增速完全一致。实际经济增长往往围绕潜在经济增速波动,且始终在向潜在经济增速收敛,是一种正常现象。

  从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尽管与理论测算值相比存在着落差,但5.2%的实际经济增速并不低,没有显著低于潜在增长率。内在潜力,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较快发展的可能性;现实增速,取决于我们自身发展举措和国内外约束条件影响。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当一个经济体体量增大、人均收入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变化、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减弱之后,经济增速都会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这是不少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

  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只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还希望在发展中破解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以5%以上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增速、透支未来增长潜力,为统筹兼顾各项改革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留出回旋空间。

  潜在增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趋势。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中走出了趋势性向好的复苏曲线。面向未来,稳中求进再出发,关键要把经济恢复的势头和基础巩固好,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融易新媒体消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大程度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和动能,努力使经济增长回归和维持在潜在经济增速水平上。对此,我们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看消费。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中国仍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

  看外贸。2023年,尽管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我国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货物进出口实现正增长,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数量创历史新高,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更是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外贸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看投资。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今年以来,各地纷纷集中开工重大项目,项目数量多、投资金额大。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举措营造了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投资新活力。

  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偏低,增长空间大,工业化和城镇化尚未完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高储蓄率支持资本持续积累,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加速转换。这些都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空间和潜力所在。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成就一再证明,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总会出现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关键是要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合理预期,找准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释放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潜能。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落实性,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行稳致远,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和底气。(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祝伟)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中经评论:网红“桥墩墩”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桥墩,因为在特定角度拍摄的照片神似科幻片《星际穿越》的星际之门,春节假期期间吸...

2 如何看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落差”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等经济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潜在增...

3 物价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将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预期目标定在3%左右,这一预期目标自2021年以来保持...

4 推动形成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当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形成掣肘时,扩内需就成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上...

5 中经评论: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农业农村发展新篇章

核心观点: 以中国式现代化完整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

6 黄宝荣: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提升经济社...

7 马洪海: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宁夏中卫市地处黄河流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责无旁贷。今年政府工作报...

8 倪邦文:助力青年人圆梦安居

青年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问题不仅关乎青年群体获得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稳...

9 城镇化“下半场”重在提质

“我们要的城镇化,绝不是简单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有个落脚处。”在西部某省代表团小...

10 中经评论:结构性减税精准支持创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确定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在一...

1 中经评论:网红“桥墩墩”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桥墩,因为在特定角度拍摄的照片神似科幻片《星际穿越》的星际之门,春节假期期间吸...

2 如何看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落差”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等经济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潜在增...

3 物价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将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预期目标定在3%左右,这一预期目标自2021年以来保持...

4 推动形成消费投资良性循环

当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形成掣肘时,扩内需就成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上...

5 中经评论: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农业农村发展新篇章

核心观点: 以中国式现代化完整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

6 黄宝荣: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提升经济社...

7 马洪海: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宁夏中卫市地处黄河流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责无旁贷。今年政府工作报...

8 倪邦文:助力青年人圆梦安居

青年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问题不仅关乎青年群体获得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稳...

9 城镇化“下半场”重在提质

“我们要的城镇化,绝不是简单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有个落脚处。”在西部某省代表团小...

10 中经评论:结构性减税精准支持创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确定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在一...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