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地铁判官火了”,地铁乱象为何频发?

“地铁判官火了”,地铁乱象为何频发?

2023-09-09 05:25:01来源:红网

文章导读
9月4日,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争执,一旁大爷上前理论,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脸,引发关注。网传视频显示:大爷在说出“我占十个你也管不着”后,小伙突然扇了大爷巴掌,边后退边说:“混蛋,占座还有理了。”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一工作人员表示打人男子已经找到,其是否是精神病不便透露。另一工作人员称对于打人男子的处理结果,需要看辖区派出所案件的办理进度。(9月4日 九派新闻) 近年来,地铁乱象频发,前有引发...

  9月4日,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争执,一旁大爷上前理论,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脸,引发关注。网传视频显示:大爷在说出“我占十个你也管不着”后,小伙突然扇了大爷巴掌,边后退边说:“混蛋,占座还有理了。”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一工作人员表示打人男子已经找到,其是否是精神病不便透露。另一工作人员称对于打人男子的处理结果,需要看辖区派出所案件的办理进度。(9月4日 九派新闻)

  近年来,地铁乱象频发,前有引发全网关注的“地铁偷拍”事件,今有“地铁判官火了”,地铁似乎已经成为社会新闻的高发区,动辄引起广泛关注。本事件中打人男子已道歉,双方已和解,但网络“审判”尚未结束,公众苦地铁乱象久矣!关于打人男子这一戏剧性的举动,网友戏谑地称其为“地铁判官”,不少“网络判官”认为该男子做了自己想做而没敢做的事,其中不乏赞赏之意。

  该男子是否为精神病患者尚未确认,但其“以暴制暴”的方式确实是不可取的,网民“玩梗暴力美学”要适度理性,不可轻易模仿,更不能过度拔高其行为的社会价值,引起不良的示范效应。公共场合打人巴掌属于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依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如果造成伤害,可能遭定性为故意伤害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处罚。

  我们可以发现,“地铁判官”爆火的背后,是公众对于地铁乱象频发的无奈调侃,公众希望有人站出来主持正义。地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地铁偷拍事件层出不穷,占座问题屡见不鲜,破坏人们的美好心情,甚至引发冲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那么,地铁乱象为何频发?首先,公民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规则意识。地铁上鱼龙混杂,既有大爷大妈,也有上班白领和学生党等等,社会结构复杂,社会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地铁不能占座本应该是社会共识,但部分人的规则意识淡薄或者素质低下,非要为一己之私挑战公共秩序,令人苦不堪言。

  其次,缺乏有力的违反乘坐地铁公共规则的惩罚机制。地铁上发生冲突时,常常是地铁工作人员的调解,但并不能有效制约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因为目前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成本较低,所以有的人肆无忌惮地占座,地铁偷拍行为屡禁不止。

  当然,融易新媒体消息,解决地铁乱象问题需要多方合力。公民本身应该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社会要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宣传,普及地铁占座、偷拍等不良行为的危害,营造风清气正的乘车环境;地铁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力的违反地铁公共规则的惩罚机制,提高违法成本。比如,遭发现强占他人位置的乘客视情节轻重收取罚款不等金额或一定期限内禁止乘坐地铁,将有多次实施偷拍行为的人的照片挂在地铁出入口或禁止乘坐地铁等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愿占座偷拍等地铁乱象能通过更加合理合法的途径早日解决,还公众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不再需要“地铁判官”和“网络判官”!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吕舟:打造历史文化“金名片”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以系统完整保护...

2 “地铁判官火了”,地铁乱象为何频发?

9月4日,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争执,一旁大爷上前理论,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

3 引领消费共享数智新生活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2日开幕。作为和广交会、进博会并列的中国三大对外开放展...

4 过度包装该瘦身了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日前正式落地生效,新国标对在我国境内生...

5 为“抄近路”挖长城 文物保护怎能“留缺口”?

新闻背景: 近日,山西省右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有人在明代三十二长城附近施工...

6 中经评论:以高品质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万物和谐共生”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态环境的价值...

7 中经评论:办好社区食堂,让居民共享幸福“食”光

核心观点: 作为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食堂的蓬勃发展,同政策的精准引导和有...

8 中经评论:以包容和审慎迎接人工智能的“中国时刻”

核心观点: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之际,中国企业敢创新、勇突破,在硬件、...

9 中经评论:从专用到共享,更好实现“人畅其行”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交通拥堵问题“千城千面”,在保证公交通行速...

10 “地铁判官”引热议,主持正义也需途径正当

近日,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争执,一旁大爷上前理论,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

1 吕舟:打造历史文化“金名片”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以系统完整保护...

2 “地铁判官火了”,地铁乱象为何频发?

9月4日,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争执,一旁大爷上前理论,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

3 引领消费共享数智新生活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2日开幕。作为和广交会、进博会并列的中国三大对外开放展...

4 过度包装该瘦身了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日前正式落地生效,新国标对在我国境内生...

5 为“抄近路”挖长城 文物保护怎能“留缺口”?

新闻背景: 近日,山西省右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有人在明代三十二长城附近施工...

6 中经评论:以高品质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万物和谐共生”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态环境的价值...

7 中经评论:办好社区食堂,让居民共享幸福“食”光

核心观点: 作为基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食堂的蓬勃发展,同政策的精准引导和有...

8 中经评论:以包容和审慎迎接人工智能的“中国时刻”

核心观点: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之际,中国企业敢创新、勇突破,在硬件、...

9 中经评论:从专用到共享,更好实现“人畅其行”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交通拥堵问题“千城千面”,在保证公交通行速...

10 “地铁判官”引热议,主持正义也需途径正当

近日,青岛地铁上两位大妈因座位问题争执,一旁大爷上前理论,陌生小伙突然走过来扇大爷...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