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2023-03-09 12:38:0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一目标高于过去几年,凸显了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扩容提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

  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一目标高于过去几年,凸显了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扩容提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持续提高。10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1300万人,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即便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这3年,我国也分别实现了1186万、1269万和1206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得来不易。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但1200万人左右的新增就业,挑战依然不小。一方面,今年的就业总量压力不减。我国是人口和劳动力大国,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规模均创近年新高。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人无业不立。有就业才有收入,融易新媒体,生活才有奔头,进而才能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需要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新增就业目标,传递出稳增长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有效性灵活性,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释放出来,继续拓展经济回升态势。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配套。以稳企业促稳就业,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稳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

  就业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更多劳动者能够端稳就业“饭碗”,在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把结合点变成增长点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如何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更有力措...

2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

3 中经评论:促进就业的“门路”越多,发展越有“底气”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宏观层面上看,...

4 中经评论:为什么要强调农资保供稳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眼下,春耕备耕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

5 保险营销不可竭泽而渔

随着各上市险企1月份保费数据相继出炉,今年保险业“开门红”营销进入尾声。数据显示,多...

6 构建开放共享的全球数字教诲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近日...

7 邢鹏:软环境成为硬支撑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

8 3%阁下的物价控制方针能实现吗

黎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物价一头连着经济成长,一头连着黎民民生。当局事情陈...

9 民生议题暖民气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阁下,住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根基同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一连...

10 莫让“适度”成“过度”

自“新基建”2020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每年两会期间各界对有关新基建的话题...

1 把结合点变成增长点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如何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更有力措...

2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

3 中经评论:促进就业的“门路”越多,发展越有“底气”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宏观层面上看,...

4 中经评论:为什么要强调农资保供稳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眼下,春耕备耕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

5 保险营销不可竭泽而渔

随着各上市险企1月份保费数据相继出炉,今年保险业“开门红”营销进入尾声。数据显示,多...

6 构建开放共享的全球数字教诲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近日...

7 邢鹏:软环境成为硬支撑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

8 3%阁下的物价控制方针能实现吗

黎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物价一头连着经济成长,一头连着黎民民生。当局事情陈...

9 民生议题暖民气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阁下,住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根基同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一连...

10 莫让“适度”成“过度”

自“新基建”2020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每年两会期间各界对有关新基建的话题...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