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寺庙游”走红背后,是年轻人努力与焦虑和解

“寺庙游”走红背后,是年轻人努力与焦虑和解

2023-02-27 21:54:02来源:红网

文章导读
近日,寺庙旅游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除了往日的风景名胜、博物馆、海滨度假、主题公园等知名旅游打卡地,越来越多人将放松的方式转向了寺庙。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预定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近50%。年轻人正在成为点燃寺庙香火的主力。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爱去寺庙了呢? 从原先拜访寺庙的大多都是中老年群体,到如今年轻人热衷于寺庙打卡,笔者认为这一大转变的背后,是社交媒介的推波助澜和当下年轻...

  近日,寺庙旅游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除了往日的风景名胜、博物馆、海滨度假、主题公园等知名旅游打卡地,越来越多人将放松的方式转向了寺庙。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预定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近50%。年轻人正在成为点燃寺庙香火的主力。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爱去寺庙了呢?

  从原先拜访寺庙的大多都是中老年群体,到如今年轻人热衷于寺庙打卡,笔者认为这一大转变的背后,是社交媒介的推波助澜和当下年轻人无法排解的焦虑感。

  从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的“飞盘热”“野餐热”“露营热”到如今的“寺庙拜佛热”,社交媒体平台及时把握当下流行因素,开始向年轻人推送“雍和宫”“鸡鸣寺”“白马寺”等新型打卡地。一方面,宁静的古刹,环境优美,远离喧闹,和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寺庙大多依山傍水,在拜佛的同时还可以一次性完成爬山、玩水、赏花等多个项目。另一方面,寺庙的红墙黄瓦本身就具备观赏性,出片率高,融易新媒体,在社交平台上自成一道优美风景线。这样看来,寺庙变成新的网红打卡地,寺庙旅行掀起热潮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当下的社会环境,年轻人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学业、工作、婚恋、家庭、消费等话题时常把年轻人推在焦点下。“佛系”“丧系”“摆烂”等状态在当下再次被提起,“卷也卷不动,躺也躺不平”一句话成为很多人的真实写照。这时去寺庙拜佛就开辟了一个新窗口供人休憩,短暂逃离生活逃离压力。未知的神佛力量在不确定的当下,提供了一个临时的停靠驿站,能够满足年轻人对于确定性的渴望,给予人们疗愈“精神内耗”的可能。

  从其他角度来看,年轻人选择拜佛的过程不仅是和未知对话,寻求平等的体验;还是在对话过程中,一次次探索内心寻求慰藉,是一场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杨绛女士也曾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股在年轻人中兴起的“寺庙拜佛热”是年轻人在“内卷”浪潮下,努力与自己和解的表现。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寻求不变有点困难。但偶尔拜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要消极对抗生活,而是为了看清方向后再次出发。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公交处事,不能说停就停

昨天一早,商丘市公共交通发布通告称,因经营异常困难,已无法继续承担老百姓出行公益性...

2 让“在中国设厂”成为外商投资的正确选择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网友周玮认为,中国超大局限市场和庞大消费潜力是引发全球供给链活...

3 “寺庙游”走红背后,是年轻人努力与焦虑和解

近日,寺庙旅游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除了往日的风景名胜、博物馆、海滨度假、主题公...

4 更好发挥大数据产业的“乘数效应”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网友陈希德认为,不断繁荣的大数据产业,使数据资源“家底”更加殷...

5 不合理低价游为何屡禁不止

所谓的低价游只是噱头,承诺的服务不兑现,景点变成购物店……据2月26日《工人日报》报道...

6 “职业规划咨询”能让毕业生少走“弯路”吗?

新闻背景: 近期,“春招大战”已经打响。第一份工作怎么选?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不...

7 35岁从来就不该该成为人才评价尺度

新闻背景: 坊间流传的“35岁门槛”是否依然坚固?有媒体梳理发现,在各地发布的公务员招...

8 大凉山,会是最后一次“被消费”吗?

新闻背景: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云南波波”的主播称资助了凉山一名贫困老...

9 以精细化管理欢迎“小修小补”回归

新闻背景: 商务部近日透露,为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将推动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

10 接纳“外卖餐盒”一举两得

深圳市福田区城管部门日前在香蜜湖街道联泰大厦启动商务写字楼外卖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1 公交处事,不能说停就停

昨天一早,商丘市公共交通发布通告称,因经营异常困难,已无法继续承担老百姓出行公益性...

2 让“在中国设厂”成为外商投资的正确选择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网友周玮认为,中国超大局限市场和庞大消费潜力是引发全球供给链活...

3 “寺庙游”走红背后,是年轻人努力与焦虑和解

近日,寺庙旅游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除了往日的风景名胜、博物馆、海滨度假、主题公...

4 更好发挥大数据产业的“乘数效应”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网友陈希德认为,不断繁荣的大数据产业,使数据资源“家底”更加殷...

5 不合理低价游为何屡禁不止

所谓的低价游只是噱头,承诺的服务不兑现,景点变成购物店……据2月26日《工人日报》报道...

6 “职业规划咨询”能让毕业生少走“弯路”吗?

新闻背景: 近期,“春招大战”已经打响。第一份工作怎么选?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不...

7 35岁从来就不该该成为人才评价尺度

新闻背景: 坊间流传的“35岁门槛”是否依然坚固?有媒体梳理发现,在各地发布的公务员招...

8 大凉山,会是最后一次“被消费”吗?

新闻背景: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云南波波”的主播称资助了凉山一名贫困老...

9 以精细化管理欢迎“小修小补”回归

新闻背景: 商务部近日透露,为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将推动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

10 接纳“外卖餐盒”一举两得

深圳市福田区城管部门日前在香蜜湖街道联泰大厦启动商务写字楼外卖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