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稳就业是固定脱贫攻坚成就要害

稳就业是固定脱贫攻坚成就要害

2023-01-29 15:23:03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近日,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这是过去在农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西部地区土地贫瘠,种地收入微薄,外出务工只要勤恳工作,就能稳稳妥妥拿到工资,保持比较稳定、可观的收入。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持续加大就业帮扶,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 首先,...

  近日,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这是过去在农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西部地区土地贫瘠,种地收入微薄,外出务工只要勤恳工作,就能稳稳妥妥拿到工资,保持比较稳定、可观的收入。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持续加大就业帮扶,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

  首先,就业帮扶是增加脱贫户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力确保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各地应加强劳务输入大省的协作,持续以“点对点、一站式”方式输转各类务工人员。同时,进一步深化已开展劳务品牌的合作和推介活动,不断探索扩大输转就业新渠道,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稳定就业岗位,维护合法权益,让务工人员留在当地。此外,要深入挖掘省内劳动力资源,引导更多城乡劳动力在省内有序流动。

  其次,让就业工厂发挥更大作用。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扶贫车间为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老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一批有规模、运营好、效益稳的扶贫车间转型升级成了乡村就业工厂。各地要在乡村就业工厂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上发力,解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就业工厂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升级和市场营销方面不断优化,以更完备的自我造血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规模。要让扎下根、能发展、进入良性轨道的乡村就业工厂不断释放动能,帮助更多农村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防止返贫。

  最后,融易新媒体,要做好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和兜底保障人群的就业。技能是农村劳动力稳就业的制胜法宝,要通过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村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并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康养、电商等技能培训,以及托育、护理、康养和家政等民生领域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让更多脱贫家庭年轻劳动力以“一技之长”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数量只增不减,及时做好人员退出和补充调整,空缺岗位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草原等基础设施项目中,优先吸纳当地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参与建设,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总之,只有把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保证就业帮扶政策高质量落实,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振兴见实效。(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梅)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消费趋旺,诚信不可忘

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忙里偷闲算算支出,办年货、备年礼、亲朋聚会、...

2 稳就业是固定脱贫攻坚成就要害

近日,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经...

3 创造有“温度”的消费

回顾2022年消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一系列生动火热的消费场景跃然眼前。家庭健康、敬老产品...

4 消费复苏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旅游景区摩肩接踵、车站机场人流涌动、电影院线又见火热、餐饮小吃重现排队……春节假期...

5 更好统筹成长和安详

中央经济事情集会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成长和安详”“有效防御化解重大风险”。成长和...

6 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

农资作为粮食的“粮食”,其质量的好坏,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眼下,农资冬...

7 中经评论:期待电影市场春暖花开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晚21时30分,2023年春...

8 在开发利用中传承非遗

飞针走线,一件件刺绣灵动秀美;转动泥坯,一个个陶器呼之欲出……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

9 河湖长制促进了人水和谐

掩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久远成长。从知名的大江大河,到乡间的沟...

10 中经评论:在春运“仪式”中感受“流动中国”活力

核心观点: 春运早已成为春节“仪式感”或者说“年味儿”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是当代...

1 消费趋旺,诚信不可忘

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忙里偷闲算算支出,办年货、备年礼、亲朋聚会、...

2 稳就业是固定脱贫攻坚成就要害

近日,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经...

3 创造有“温度”的消费

回顾2022年消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一系列生动火热的消费场景跃然眼前。家庭健康、敬老产品...

4 消费复苏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旅游景区摩肩接踵、车站机场人流涌动、电影院线又见火热、餐饮小吃重现排队……春节假期...

5 更好统筹成长和安详

中央经济事情集会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成长和安详”“有效防御化解重大风险”。成长和...

6 确保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

农资作为粮食的“粮食”,其质量的好坏,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眼下,农资冬...

7 中经评论:期待电影市场春暖花开

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晚21时30分,2023年春...

8 在开发利用中传承非遗

飞针走线,一件件刺绣灵动秀美;转动泥坯,一个个陶器呼之欲出……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

9 河湖长制促进了人水和谐

掩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久远成长。从知名的大江大河,到乡间的沟...

10 中经评论:在春运“仪式”中感受“流动中国”活力

核心观点: 春运早已成为春节“仪式感”或者说“年味儿”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是当代...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