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爆料台:超高清大屏电视渐普及 激光电视成过渡性产品?(3)

  在亮度上,显示设备还会遇到亮度损失的问题。为了对抗环境光的影响,液晶电视加入了“上偏光片”的设计,足以吸收大部分环境光,从而在光照环境下也能实现极高的对比度。在销售上,激光电视的大部分演示场景都处于黑暗环境中,这是因为激光电视很容易受到明亮环境的干扰,而为了对抗这种干扰,用户必须买一片抗光幕,目前主要有菲涅尔幕和黑栅两种类型,一块好的抗光幕,价格不菲。

  目前,在市场上,一块抗光幕起步价是五六千元,而一个好的抗光幕,可能要去到3万到4万元。

  在分辨率上,随着4K、8K电视产品的到来,超高清的成色也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目前,激光电视基本上并非物理4K,也就是原生4K。

  激光电视要形成4K、8K的画面表现力,难度很大。当前4K激光电视大多数采用的是DLP XPR抖动技术。这其实是一种像素位移技术,通过像素位移,也就是俗称的“抖动”,实现分辨率的增强。在实际中,可以通俗理解为搭载0.47DMD显示芯片的激光电视,实际上用1080P的分辨率去“抖动刷新”出4K,而搭载0.66DMD显示芯片的,就是在用2K抖出4K。

  ■ 观点

  激光电视是过渡性产品

  “激光电视指的是拥有激光光源且具有超短焦投射影像功能的投影机,本质上就是激光投影机(投影仪),投影方式是‘正投’,它并不是新鲜事物,属于办公设备,从10多年前就开始在办公、会议、教育、培训等商用领域销售。”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介绍,前几年,有的厂家看到“80吋以上的超大尺寸液晶电视成本太高”这个市场空当,给超短焦的激光投影机添加了音响设备、抗光幕布等配件,摇身一变,就更名为“激光电视”,这样子更有科技噱头。

  梁振鹏表示,目前,“超大尺寸”液晶屏幕的价格整体是下探态势。激光电视的画面表现力并没有优势,一直以来,激光电视与液晶电视、OLED电视是以80吋屏幕为尺寸分界线,激光电视在80吋及以上的超大屏产品中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但是,好景不长,如今80吋左右的液晶电视价格已经与同尺寸激光电视价格基本持平,这一尺寸界限从今年开始已经被打破。在画质上明显处于劣势的激光电视,如今在80吋这一重要尺寸段又失去成本优势。

  “在电视机发展历史中,曾经短暂出现过背投电视、等离子(PDP)电视等过渡产品,如今的激光电视也是一种过渡产品,不会成为电视市场主流产品。”梁振鹏展望。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持有相似的观点:“目前,全球显示技术的方向之争,主要发生在OLED和QLED量子点之间。一般认为,这两种显示技术之外的电视,基本上不可能成长为主流,其中就包括激光电视。”

  刘步尘介绍,激光电视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新产品,早在10多年前,当时有“电视大王”之称的法国汤姆逊,即推出了全球首台激光电视,但是不久,汤姆逊就放弃了这一产品。

  “显示技术的主流方向是自发光,而激光电视是典型的被动发光,技术属性与技术大势背道而驰,从理论上讲这种产品没有前途,甚至可以说,买激光电视,可能是在交‘智商税’”。

 文章标题:资讯爆料台:超高清大屏电视渐普及 激光电视成过渡性产品?(3),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elec/11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