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自媒体 > “最强”春节档不够强,谁在“拖后腿”?

“最强”春节档不够强,谁在“拖后腿”?

2023-01-26 09:53:02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喊了好久的“最强春节档”终于到来,在大年初一这天交出了13.4亿的票房成绩。 影院再次回到了人头攒动的热闹里,但昨日的整体票房和往年同期相比,只能排到第四——2019年的14.58亿、2021年的16.93亿和2022年的14.54亿都在此之上。 细分来看,各个数据维度均有下滑。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大年初一的观影人次仅有2404万,比去年下滑7.4%,比前年下滑30%。人次的降幅不及场次,今年大年初一共开43.6万场,比去年少了23%。 相应的,影院上座率有所提高...

喊了好久的“最强春节档”终于到来,在大年初一这天交出了13.4亿的票房成绩。

影院再次回到了人头攒动的热闹里,但昨日的整体票房和往年同期相比,只能排到第四——2019年的14.58亿、2021年的16.93亿和2022年的14.54亿都在此之上。

细分来看,各个数据维度均有下滑。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大年初一的观影人次仅有2404万,比去年下滑7.4%,比前年下滑30%。人次的降幅不及场次,今年大年初一共开43.6万场,比去年少了23%。

“最强”春节档不够强,谁在“拖后腿”?

相应的,影院上座率有所提高。今年六部新片上座率均在30%以上,去年八部新片中则有四部影片未达30%。头部梯队中《流浪地球2》与《满江红》单日上座率达到了47.8%和55%,而去年的《长津湖之水门桥》首日仅44.7%。

每年大众吐槽声最大的票价问题,也在这个大年初一迎来了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平均票价为55.4元。相较于去年的56.1元尽管下滑并不明显,但止住了继续上升的趋势,且并未再导致大规模的观众观影负面情绪。

接下来的几天票房曲线如何才是整个档期的关键之战,更何况,春节档对电影市场的启示,远不止票房这一个维度。

为何“最强”不够强?

不少业内人士在看片之后将今年称之为“最强”春节档,主要原因当然是对影片质量的认可。只不过,档期之前的高期待并没有在初一这天得到很好的实现。 具体来看,今年的放映总场次比往年大幅下滑。不算大年初三才上映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春节档6部新片的平均时长为130分钟,比2022年春节档的平均片长多出了整整21分钟。尤其是两个头部影片《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分别长达173分钟和159分钟——影片的时长过于长,影院一天能放映的场次随之减少。

而在场次下滑的情况下,人次势必被迫下滑,以至于票房难有突破。不过人次的下滑幅度显著低于场次,可见观影意愿仍在。

其次,超长的片长不但没带来更高的票价,反而同比去年有所下滑。往年春节档的票房增长大多是由高票价堆砌而成。2022年大年初一,就是在观影人次下滑了24.8%的情况下,靠14.2%的票价涨幅,维持住了接近历史第二的成绩。而今年票价回落,票房自然跟着回到一个正常水位。

虽然今年的平均票价相比去年并没有下降太多,相比前年的49.1元还是有不小的提升。但毒眸此前也曾分析过,去年和今年的影片最低发行价都普遍有5元的上涨,因此从影院定价层面来看基本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在社交平台上,“票价高”也不再是大年初一关于春节档的讨论核心。去年,#虎年春节档票价史上最高#赫然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留言“电影真的看不起了”。而到了今年,大年初一的热搜榜前二是#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这样的片名,话题中的讨论内容多是聚焦于影片内容的讨论。在微博搜索关键词“票价”,能翻到的实时微博里,基本上都被“值回票价”的字眼所占据。

“最强”春节档不够强,谁在“拖后腿”?

实际上,往年在观众对高票价的抱怨中,也常有被忽略的后半句话:“这些电影值这个票价吗?”其底层逻辑在于,在电影的内容质量和观影满意度有所提升的情况下,观众对高票价的包容度也会相应提升。这提供了关于票价的一种新的理解视角——票价并非不能再涨,只是需要建立在内容供给足够成熟的前提下。

票价之外,今年的新片定档时间和预售开启时间均较晚,这让影片的映前预热工作十分紧张。而电影营销是一项需要反复触达的工作,触达次数有限的情况下难以调动起足够的观影意愿。据灯塔专业版,2023年春节档预售开启时间比2022年晚三天,开启首日预售差距达8758万元,但临近上映的预售增速比去年更快,最终的预售成绩差距仅5558万元。可见,如果能拥有更长的营销发酵时间,在预售成绩上超越去年亦有可能。

除此之外,《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临时改档到初三,导致今年初一的新片实际上仅6部,在可选数量上就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也流失了一部分潜在的观影受众。

“最强”春节档不够强,谁在“拖后腿”?

当然,尽管大盘的总体成绩不如往年,但在细分的数据中仍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今年是疫情防控放开后的首个春节档,排除了“就地过年”的影响后,低线城市票房占比显著提升,拉动了增量群体观影。据灯塔专业版,今年大年初一的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为52%,而去年为48%。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我,过年不回家,“和9个陌生人去旅游”

2023年兔年春节,旅游过年的快乐又回来了。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跨省游、长线游在这个春...

2 “最强”春节档不够强,谁在“拖后腿”?

喊了好久的“最强春节档”终于到来,在大年初一这天交出了13.4亿的票房成绩。 影院再次回到...

3 暴雪玩家的最后一天

大年初二,当人们沉浸在新年的气氛中时,一群游戏玩家的寒冬如约而至。就像暴雪游戏解说...

4 猫狗也过年,比人更费钱?

印有兔子形象的罐头、用赤色纸盒包装的兔子饼干、兔子头套和小围巾、鞭炮状的毛绒玩具、...

5 厨电行业鼓吹“厨房无线化”,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日前,WPC 无线充电同盟公布开始拟定为无线供电的新尺度—— Ki,差异于在手机上遍及应用的...

6 一上线就被抢空,小兔子成了春节顶流

癸卯兔年已至,天真可爱的兔子成为生肖文化IP开发的绝佳主题。在这场“兔年文创”的PK赛中...

7 特斯拉“价值战”下,造车新势力真的无牌可打了?

特斯拉“价格战”下,造车新势力真的无牌可打了吗?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制造企业,从...

8 春节科技观察报告:小镇用上了智能家居,流氓软件还很泛滥

2023年春节,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往日的节奏,在外的游子可以自由回到家乡,相隔千里的亲人终...

9 1月已加仓1125亿元!北向资金扫货过年,重点增持这些行业与个

1月20日,A股虎年收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北向资金当天净买入92.56亿元,为连续第13个交易日...

10 最高浮盈超5亿!19股获股东增持超亿元

2022年不少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纷纷增持力挺自家股票,多股高管增持以来浮盈超亿元。 两大行业...

1 我,过年不回家,“和9个陌生人去旅游”

2023年兔年春节,旅游过年的快乐又回来了。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跨省游、长线游在这个春...

2 “最强”春节档不够强,谁在“拖后腿”?

喊了好久的“最强春节档”终于到来,在大年初一这天交出了13.4亿的票房成绩。 影院再次回到...

3 暴雪玩家的最后一天

大年初二,当人们沉浸在新年的气氛中时,一群游戏玩家的寒冬如约而至。就像暴雪游戏解说...

4 猫狗也过年,比人更费钱?

印有兔子形象的罐头、用赤色纸盒包装的兔子饼干、兔子头套和小围巾、鞭炮状的毛绒玩具、...

5 厨电行业鼓吹“厨房无线化”,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日前,WPC 无线充电同盟公布开始拟定为无线供电的新尺度—— Ki,差异于在手机上遍及应用的...

6 一上线就被抢空,小兔子成了春节顶流

癸卯兔年已至,天真可爱的兔子成为生肖文化IP开发的绝佳主题。在这场“兔年文创”的PK赛中...

7 特斯拉“价值战”下,造车新势力真的无牌可打了?

特斯拉“价格战”下,造车新势力真的无牌可打了吗?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制造企业,从...

8 春节科技观察报告:小镇用上了智能家居,流氓软件还很泛滥

2023年春节,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往日的节奏,在外的游子可以自由回到家乡,相隔千里的亲人终...

9 1月已加仓1125亿元!北向资金扫货过年,重点增持这些行业与个

1月20日,A股虎年收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北向资金当天净买入92.56亿元,为连续第13个交易日...

10 最高浮盈超5亿!19股获股东增持超亿元

2022年不少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纷纷增持力挺自家股票,多股高管增持以来浮盈超亿元。 两大行业...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