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自媒体 > 美的收缩背后:价格战优势在消失?人效低、品控差 增长赢了规模输了质量

美的收缩背后:价格战优势在消失?人效低、品控差 增长赢了规模输了质量

2022-09-02 21:20:24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导语:美的在多元化加持下规模获得不断增长。然而,财报增收不增利,人均创收创利弱于同行,品控水平有待提高,裁员风波下的美的或正陷多元化之困。美的这几年似乎赢了规模却输了质量。而最要命的是,在上游成本挤压下游需求不足的双重困境下,美的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的优势或也正在消失。 近日,作为家电双雄之一的 美的集团 被爆出裁员大动作,随即公司对外称主要收缩非核心业务。 从业绩上看,在家电双雄中,美的业绩并不逊于格力...

  导语:美的在多元化加持下规模获得不断增长。然而,财报增收不增利,人均创收创利弱于同行,品控水平有待提高,裁员风波下的美的或正陷多元化之困。美的这几年似乎赢了规模却输了质量。而最要命的是,在上游成本挤压下游需求不足的双重困境下,美的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的优势或也正在“消失”。

  近日,作为家电双雄之一的美的集团被爆出裁员大动作,随即公司对外称主要收缩非核心业务。

  从业绩上看,在家电双雄中,美的业绩并不逊于格力。2022年一季度,格力实现营业收入355.3亿元实现净利润40.03亿元;而美的同期实现营业收入909.4亿元,净利润71.78亿元。可以看出,美的的营收是格力的2.5倍,其净利是格力的1.8倍。

  从账面资金看,美的并不缺钱。根据2021年年报估计,美的集团可用账面资金(包括理财资金)或超千亿元。一季报显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流动资产等合计超过140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698.47亿元。

  无论是业绩上还是账面资金上,美的集团似乎并不差,但是美的集团却属于行业第一个喊出行业“寒冬论”。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美的2022年战略规划之时悲观直言:“未来三年将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

  近年美的多元化市场规模获得一定发展,此时美的抛出业务收缩信号似乎让市场一头雾水。不禁有人会问,美的集团到底怎么了,美团裁员背后究竟有何难言之隐?如今裁员风波甚嚣尘上,一度有传言更是比例高达50%,美的集团到底优化多少人,未来对美的将会产生何种影响?这或许是市场比较关注第二个问题。

  多元化扩张背后: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美的集团将机电事业群正式更名为工业技术事业群,共拥有美芝、威灵、美仁、东芝、合康、日业、高创和东菱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压缩机、电机及驱动、半导体、散热模块、变频伺服、运动控制等,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3C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2021年财报显示,美的智能家居事业群、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及数字化创新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49亿元、201亿元、197亿元、253亿元和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4%、55%、23%和51%。

  美的集团目前C端业务依然是基本盘。以To C业务为主的智能家居事业群依然是美的集团最大收入来源,2021年在主营业务中收入占比约为68%;四大To B业务实现总营收734亿元,收入占比约为24%。

  美的近年市场份额增长较为突出。2021年美的家用空调、干衣机、电饭煲、电风扇、电压力锅、电磁炉、电暖器等7个品类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排名行业第一,冰箱、洗衣机、破壁机、净水机、微波炉等多个品类则排名行业第二位。

  一方面,得益于美的集团多元化扩张及全球化策略。

  美的集团自2015年后采取了“买买买”的模式获得市场规模的增长。如今,美的集团的海外业务与内销业务旗鼓相当。

  自 2015 年开始,公司重大并购的项目中,融易新媒体,以 B 端机器人、工控部件为主,家电业务则并购整合了东芝的白电业务。主要并购时间梳理如下:

  2015年与日本安川合作,进军机器人制造;

  2016年收购东芝白电,收购意大利央空Clivet;

  2017年收购德国KUKA;收购以色列高创Servotronix;

  2020年收购合康新能;收购菱王电梯;

  2021年收购万东医疗。

  分区域来看,2021年美的国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035.79亿元,同比增长25%;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376.53亿元,同比增长14%,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为40.34%。

  另一方面,美的不断领先的市场份额背后是低价策略模式。

  2019~2020年,空调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美的率先发起价格战。以空调为例,根据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2019年的美的空调平均出厂价为2892元/台,而2020年则大幅下降为2533元/台。2019 年在美的率先发起降价后,其市场份额迅速与格力缩小了差距。据悉,格力为了应对挑战,2019年双十一,发起了“30 亿大让利”、“百亿大让利”等历史级别的促销活动,空调均价下探30%以上,此外海尔也加入到价格战中。

  然而,美的这几年似乎赢了规模输了质量,财报呈现出增收不增利,人效低于同行等情况。此外,从黑猫投诉【投诉入口】看,公司的品控质量及售后服务水平似乎有待提高。

  多元化之困:盈利弱、人效低、品控差

  尽管2021年美的集团营收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但是财报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特征。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保证续保20年!腾讯微保新品上线,填补长期医疗险市场缺口

6月6日,腾讯微保携手太平洋健康保险打造的升级版百万医疗险微医保长期医疗险正式上线。该...

2 优衣库5月日本销售额强劲增长,推动迅销集团股价大涨

日本服装零售巨头 迅销 集团股价周五早盘大幅上涨,此前该公司公布,旗下 优衣库 5月份在日...

3 再创新高,毛源昌眼镜66公益日完美收官

2022年6月6日,毛源昌眼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七届毛源昌66爱眼义卖日,与全社会一起为爱发声...

4 帝尔激光:大减持前后动作多

2021年, 帝尔激光 (300776.SZ)实现营业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17.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5 防范风险,锐意进取,华夏保险公司可靠吗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任何企业若想突破瓶颈寻求发展都是需要不破不立的魄力与勇气的,然...

6 除营收利润延续双降外 唯品会一季报还透露了哪些信息?

鉴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还在继续,唯品会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总净营收将在222亿元至237亿元之...

7 为数字化转型赋能——盯盯鱼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加之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大政...

8 神州数码完工80%项目终止服务合作遭问询 应收账款超90亿坏账准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之际,神州数码还因为投资58.82亿元建设的总部项目受到质疑。 近日,神州...

9 4月新能源车销量进入下位圈?长城汽车经营净现金流亟待改善?

由于欧拉、WEY品牌销量大幅下滑,今年4月, 长城汽车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降幅近五成,环比降...

10 润本股份IPO:上市前多名股东突击入股定价或有失公允 存财务内

近日,日化行业迎来上市潮,继巨子生物后,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本股份...

1 保证续保20年!腾讯微保新品上线,填补长期医疗险市场缺口

6月6日,腾讯微保携手太平洋健康保险打造的升级版百万医疗险微医保长期医疗险正式上线。该...

2 优衣库5月日本销售额强劲增长,推动迅销集团股价大涨

日本服装零售巨头 迅销 集团股价周五早盘大幅上涨,此前该公司公布,旗下 优衣库 5月份在日...

3 再创新高,毛源昌眼镜66公益日完美收官

2022年6月6日,毛源昌眼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七届毛源昌66爱眼义卖日,与全社会一起为爱发声...

4 帝尔激光:大减持前后动作多

2021年, 帝尔激光 (300776.SZ)实现营业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17.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5 防范风险,锐意进取,华夏保险公司可靠吗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任何企业若想突破瓶颈寻求发展都是需要不破不立的魄力与勇气的,然...

6 除营收利润延续双降外 唯品会一季报还透露了哪些信息?

鉴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还在继续,唯品会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总净营收将在222亿元至237亿元之...

7 为数字化转型赋能——盯盯鱼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加之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大政...

8 神州数码完工80%项目终止服务合作遭问询 应收账款超90亿坏账准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之际,神州数码还因为投资58.82亿元建设的总部项目受到质疑。 近日,神州...

9 4月新能源车销量进入下位圈?长城汽车经营净现金流亟待改善?

由于欧拉、WEY品牌销量大幅下滑,今年4月, 长城汽车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降幅近五成,环比降...

10 润本股份IPO:上市前多名股东突击入股定价或有失公允 存财务内

近日,日化行业迎来上市潮,继巨子生物后,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本股份...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