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新头条:【摄氏零度】王志国:创维的OLED战事(“彩电行业当打之年”系列报道二)

  近年来,中国电视品牌逐渐在彩电市场占据更多份额与话语权,但同时,彩电行业陷入多头竞争格局,企业们就谁是数据上的“第一”纷纷争论不休。过去一年,海信、创维、小米三家都自称为“国内第一”的电视品牌,海信方面引用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海信电视2019年连续11个月市场份额超过20%,领跑优势愈加明显。小米援引奥维云网数据表示,2019年1月-11月,小米电视累计销量中国第一,小米电视部总经理李肖爽也发文称,小米“今年全年中国第一稳了!”创维同样引用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彩电零售市场4772万台的全年零售量中,创维电视(含酷开)以全渠道推总零售销量811.18万台的业绩稳居第一,份额占比为17%。

  无论如何,可以看出,创维电视在国内电视市场格局中当属头部品牌阵营。不过,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市场出现诸多新变量,加上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持续影响,可以预见2020年势必为更加艰难的一年,如此境遇下,创维电视是否还有自信和底气能保住自己的优势,去实现更进一步的增长呢?

微信图片_20200325094757

  有人说,彩电史是一部降价史

  早在四五年前,国内彩电市场便进入到了持久的“严寒期”,产品销量不断下滑,技术创新难以突破,再加上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各类问题不断涌现,导致电视厂商倍感焦灼。发展到2019年,中国彩电零售市场持续低迷,全年零售量4772万台,同比下降2.0%,零售额1340亿元,同比下降11.2%。行业均价2809元,创十年最低。彩电产品需求下降,百户拥有量119.3台,同比下降2.4%,为6年来首次下降。

  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少、市场容量饱和之下,或者可以说在销售不达预期甚至远离预期时,低价促销向来是一枚好使的“刺激”市场活力之棋子。历史上也有过几次通过价格战获得成功的案例,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家庭还没有电视机甚至也消费不起电视机,当时以长虹为首的国产品牌掀起一轮价格战,之后彩电便走进了千家万户。又比如在正值CRT向LCD过渡的2010-2013年间,国家对家电实行“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促销补贴政策,政策结束后彩电市场完成了LCD对CRT的切换。后来随着乐视帝国崛起,在2015-2016年间,乐视以买彩电送3年不等的价值超1000元视频网站会员类变相的价格战策略,让市场实现了从小尺寸液晶向大尺寸液晶、非智能电视向智能电视的过渡。

  可以看出,价格对于产品销售是非常重要的,但回到当下,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随着国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不断增长,彩电的价格已经不再是大众消费的障碍,面对需求不振、恶性竞争、供应过剩等多方面问题,一年中不间断新增的促销节点,频发的价格战似乎也就对市场不再奏效了。

  “彩电业的发展经历60余年,彩电在CRT时代已经开始了低价竞争,价格战的背后是产能过剩、需求饱和以及产品同质化带来的恶行竞争。”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认为,导致这样的局面每个企业都有参与,也都有责任来改变。而逆转价格战的关键在于新的技术入市,拓宽竞争维度。

  OLED是否能“解围”?

  深陷价格战泥潭让彩电企业们苦不堪言。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国便坦言,在中国55寸电视市场结构中,整个7000元以上的市场接近消失的边缘,导火索就是惨烈的价格战已经让消费者只接受1999以下的55寸低端市场。“低端市场逐步扩大的过程当中高端市场全部消失,产业全部下沉没了,这才是我们的危机。所以一个行业高端市场逐步缩小所有用户的关注度都会下降,如果不进行重塑一定会消亡。”

  如何重塑?又如何破局?

  “创维现在要做的,就是必须撑起这片高端市场。”王志国认为要撑起这片高端市场,OLED是最佳选择。董敏也认为,创维多年在OLED上坚持的资源投入使其具备了突围能力。

  OLED电视,自其诞生以来就被贴上了优于LCD液晶电视的“自发光”、“高色域”、“宽视角”、“高亮度”、“柔性”等标签。市场调查机构IHS Market数据显示,2016-2019年OLED电视出货量年增长率在70%以上,出货额年增长率在40%以上。预计2026年OLED电视销量将增长至1779万台,以2017年的179万台销量作比,随着OLED电视面板价格逐渐稳定,市场规模将增长9.96倍。

 文章标题:今天最新头条:【摄氏零度】王志国:创维的OLED战事(“彩电行业当打之年”系列报道二),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9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