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振子,其實就是天线上的元器件,具有导向和放大电磁波的作用,使天线接收到的电磁信号更强。每个振子都是独立实现功能。
4G天线也有振子,但是数量和规模和5G天线已经不是一个量级。
比如,现有的4G天线一般为10-40个天线振子(根据通道不等),而目前设备商测试64通道天线大都采用96个双极化天线振子,即192个天线振子。
這也正是5G天线核心技术之一——MassiveMIMO(大规模多阵列技术)的物理體現。
据介绍,机器人焊接零缺陷,人工会存在10%左右的不良率。振子焊接好后,会进入自動视觉检测環節。檢測完畢,系统就要對每个振子射频口进行天線的並收並發性能進行测试。一件5G天线的生产时间大概仅需4分钟。
大规模阵列天线板产品实例 不過,目前生产线上的每台设备对5G信号的使用,都需要通过一个叫做CPE(Customer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的中介。
车间5GCPE一方面與核心網絡連接,接收5G网络信号並以此建立Wi-Fi网络;
另一方面,也与工业物联网相连,车间所有信号传递给CPE,再由CPE传递给核心网络。
CPE只是5G尚未商用普及开来的過渡產品,也意味着当前方案还没有彻底发挥5G的威力。
據介紹,这条5G智能生产线一天的天线产能可供给100个基站:
如果按照5G信号覆盖一公里需要10到20个基站来算,这条生产线一天的产能可以让5G信号覆盖方圆10公里。
“而同等产能的4G天线设备生产线,需要30名工人协同作业,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这是官方报道中给出的数字。
目前,工厂仅设有一条5G智能生产线。考虑到生產線从建成到真正投产,中间还有好几个关卡,也没有诸如良品率之类的数字,笔者以为,目前这条生产线的试验性质更浓一些。
一位通信行业的从业者试着解释道,主要是因为5G标准还没有完整出来,還要等到明年三月。
“标准出来后再等半年,商用才有可能起来。”
屆時可以再根据实际需求加以复制、扩充,包括当前没有展示到的物流自动化方案。
2
5G,噱头还是刚需?
每当看到类似5G工业落地的消息,心中总会升起一个问题:
现有的4G和有线解决不了這些问题吗?
事實上,不少人也表示看不出5G對工廠的變革意義。他們認為,有线网络比5G更快也更安全,控制部分加上无线模块,4G也能满足。
这一逻辑貌似有道理。
就拿这条5G智慧生产来说,无论是自动焊接还是上料,有线方案足以满足需求。即便加上AGV移动机器人,接入WiFi就可以。
即便是二楼门口的工厂管理平台,严格说来,与5G关系不大,是一个大数据、云计算相关的IT问题。即使没有5G,工厂还是可以建造这样的系统。
一位运营商5G部门负责人曾告诉机器之心,现有的工业场景,只要不是很极端的需求,4G和有线都可以做。即使是港口远程操作,也可以牽光缆,
“可以一边卷,一边用。”在他心目中,无人驾驶才是5G的杀手级应用。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讨论问题的正确思路。
正如R、G、B才能打出彩色画面,讨论5G的价值,單純的技术纬度,是不够的。落地的成本、与产业未来趋势能否兼容的灵活性等因素,均会影响技术对未来的变革能力。
先来看有线方案的主要问题。
不是每个企业都是土豪。某龙头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非常严格,企业拥有数以千计的数据采集点,一旦检测到数据异常,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启动应急控制。因此,分布在广大园区不同地方的大量数据采集终端,采用了有线连接的方式,仅线缆部署工厂就花去了近百万,这还不考虑后期的维护成本。即便安装好后,一旦出现故障,事后排查也十分困难。
某港口为了实现远程控制,不仅需要铺设有线,日常作业还要反复卷、放光缆,非常折损缆线。再土豪的企业恐怕也经不起长期类似的损耗。
更何况,并非所有的工厂环境適合铺设有线,比如腐蚀性环境。
另外,有线最为刚性的需求就是实现工业设备内的控制,这是当前4G根本无法满足的,无论是时延还是安全方面。
文章标题:【最新头条推荐:刚需还是噱头?揭秘国内首条5G智能生产线(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4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