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上车”记:被造车?不造车?心心念念总有车!

  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继家电、PC和手机之后又一次全产业链级别的大发展机遇。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上周网上曝光多张图片,并传出“小米即将发布和比亚迪联合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S1,售价为84999元”的消息。虽然后来双方纷纷辟谣,但小米造车的传闻再掀波澜。

  科技公司依托强大的互联网背景站在了智能汽车的风口浪尖,除了小米外,作为全球领先的 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造车”的声音不绝于耳。屡次传出造车、屡次否认,背后的逻辑何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市场日益饱和,增长的天花板触手可及,智能汽车作为手机之后下一个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华为、小米等真的如其所言“不造车”吗?

  屡次“被造车”原因何在?

  这并非小米第一次被传出造车。

  2014年关于小米造车的消息不胫而走,小米当时回应称在短期内将不会涉猎汽车、房地产等领域。但随后一年内小米接连申请了9项与汽车相关的专利,包括定速巡航、驾驶辅助以及小米手机NFC车钥匙等;今年4月车联网公司上海博泰获得小米集团的4亿元投资,后者占股超9%;6月小米商城发布一张附有汽车的预告海报,配文“造车?我们是认真的!”,最终被曝出是一款电动遥控车。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虽然没有造车计划,但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是蔚来汽车的投资人之一,其名下的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分别参与了小鹏汽车的两轮融资。

  雷军曾表示:“难道做汽车一定要做发动机吗?我不知道为什么做个整车就没技术。”这种观点与小米进军汽车圈的方式不谋而合。与拥有庞大线上生态的互联网巨头相比,小米的优势在于车家互联,小米基于已有产品或生态基础搭建IoT(物联网)智能终端体系,在汽车行业广泛布局,智能语音“小爱同学”则是其切入点。

  去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展示的全新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中,其中智能家居的控制功能部分由小米“小爱同学”赋能实现。此外,小米与一汽奔腾合作,推出了奔腾T77米粉定制版。

  和小米相比,华为造车的传闻不遑多让。事实上,在智能汽车产业链上,华为几乎拥有全套技术。其五大业务板块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其在电驱动系统、车载电源、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已经推出了量产产品,并且实现了商用。而这也是外界一直认为华为会造车的底层原因。

  “众所周知,投资造车的前提是要有资本实力,华为和小米被公认为是成功的科技公司和制造商,一直有良好的营收,容易让人有联想。”12月20日,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有种形容说是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如同一台移动的大手机,所以有人按此逻辑推演认为华为和小米等手机业巨头可以把新业务延伸到汽车业中,重新复制手机的成功。”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市场逐渐饱和,接近发展的瓶颈,小米、华为们不得不寻找下一个增长点。IDC此前预测,在出货量和出货规模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近两年已经陷入停滞,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金额从2020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4.31%。

  安信证券认为,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继家电、PC和手机之后又一次全产业链级别的大发展机遇。当前汽车电子已经进入新一轮技术革新周期,汽车电子渗透率及单车价值量都将会得到大幅提升,市场空间超万亿。

  IHS 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市场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5%,预计至2025年可达到接近60%的市场规模。中国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也将在未来持续增长,并在2025年超过75%。

  智能手机的增长天花板触手可及,同质化、价格战问题此起彼伏,汽车作为下一个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设备,成为小米、华为寻求多元化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华为在剥离荣耀、手机业务销量下滑之后,华为深入智能汽车腹地的决心更加坚定。

  值得一提的是,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小米、华为屡次被传言造车背后,也离不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与期盼。“因为华为和小米在智能网联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小米在互联网方面做得不错,华为也拥有配套完整的服务体系,所以公众认为他们有能力去造车,也希望他们能有所发展。”12月20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

  高调否认造车背后

 文章标题:华为小米“上车”记:被造车?不造车?心心念念总有车!

内容摘要: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继家电、PC和手机之后又一次全产业链级别的大发展机遇。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上周网上曝光多张图片,并传出小米即将发布和比亚迪联合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S1,售价为84999元的消息。虽然后来双方纷纷辟谣,但小米造车的传闻再掀波澜。 科技公司依托强大的互联网背景站在了智能汽车的风口浪尖,除了小米外,作为全球领先的 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造车的声音不绝于耳。屡次传出造车、屡次否认,背后的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gi/225042.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