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不应忽略“2G”老人

  社会智能化、数字化特征愈发明显的今天,于一些老年人而言,却有诸多的不便。

  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独自去交医保,但柜台拒收现金,工作人员直接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就这两个方式。”老人听到办事人员的回复后不知所措。

  性质相同的事件不鲜见。10月22日,湖北一位94岁的老人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着在银行柜机前进行人脸识别;8月,在黑龙江哈尔滨,一老人疑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被公交司机拒载,又遭到乘客谴责,民警将老人带离。公交公司一工作人员称,乘车必须扫码。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扫码是严格执行上级关于防疫的措施……

  在中国这样一个尊老重礼的国度,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困难的事件却频频发生。老年群体成为智能时代 “边缘人”,是我们所应该看到的吗?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何不能让老年人也享有“便利”之权益?又应该如何让老年人搭上“数字快车”?

  前述问题已然映射了当下智能技术运用未能有效覆盖所有年龄层的大问题。而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智慧城市急速发展的当下,让智能技术运用更有“温度”无疑是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众所周知,5G正引领我们走进万物互联的时代。疫情期间,云旅游,云看病等模式的出现,更是为社会智能化发展按下快进键。只是对于认知依然停留在2G时代的老人而言,与互联网脱轨、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这些令人心酸的场景,不能只是老人们心中的痛,更应该是社会的痛,是我们青年人和全体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智能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老年人逾越 “智能鸿沟”。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老年人口将近5亿。

  一边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技术,一边是不断扩大基数的老年人口。针对“智能鸿沟”这一痛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11月24日公布,该《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完善“健康码”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等20条具体举措要求,部署进一步推动解决老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响应。如上海“一键叫车”功能已经落地,有上海市民表示,这个软件不用输入目的地地址,只要一按键就能定位好,然后车就来了。

  在安徽,针对“无健康码通道”,安徽合肥已经开始着手落实这项措施,11月26日,合肥市轨道集团表示,为方便广大乘客扫码乘地铁,该集团再次优化扫码通行措施,无手机的老人及手机无法正常使用的乘客进站前可通过查验身份证、社保卡等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也表示,会保留并完善面对老年人传统线下“面对面”电信营业厅服务模式,并鼓励企业在智能设备上提供“老年模式”、“长辈模式”等。

  在疫情常态化下的今天,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数字化转型。立志让智能化时代提速,随着各方力量的汇集,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老年人更搭上“数字快车”已不是梦。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宁建议,应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机,不需要过多的附加功能与高端配置,只要能够具备基本的扫码支付与App安装使用等功能即可。这样产品成本能得以控制,定价不必过高,由此适应更多老人的消费能力,有助于老年人在智能时代与智慧生活中获得实际便利,提高生活品质。

  一旦,应用开发者们不仅仅面对主流人群,也考虑到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于是众多应用,尤其是常用、基础的应用,包括支付、打车、阅读、缴费等,将“老人化”也纳入需求范围,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那么,欣喜的就不只是老人和他们的子女,而是整个社会。

  自然,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子女们也需要发挥协调作用,引导家中老人学习新技能,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5G生活困扰。

  5G时代不应忽略“2G”老人,服务更有“烟火气”,智慧城市才有真活力。

 文章标题:5G时代不应忽略“2G”老人

内容摘要:社会智能化、数字化特征愈发明显的今天,于一些老年人而言,却有诸多的不便。 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独自去交医保,但柜台拒收现金,工作人员直接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就这两个方式。老人听到办事人员的回复后不知所措。 性质相同的事件不鲜见。10月22日,湖北一位94岁的老人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着在银行柜机前进行人脸识别;8月,在黑龙江哈尔滨,一老人疑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被公交司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gi/214792.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