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谁的“618”?一年两度“双11”有何用

  过去的17天里,京东与阿里从不同层面秀肌肉证明自己对“6·18”大促的控场能力,拼多多半推半就地被拉入这场“三国杀”。其它线上平台也不失时机地利用这场自带流量的狂欢提升销量。然而,“6·18”已经不只是当下的竞逐更是看向未来,谋定而后动。

  劲敌环伺等待时机

  今年是“6·18”第16年,这个为京东庆生才诞生的大促,其归属权属于京东但又不属于。先是阿里摆出反客为主的姿态,苏宁也不甘落后晒着成绩单,其次因巨头竞相亮出低线市场的战绩将拼多多牵扯入局。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外,唯品会、蜜芽、贝贝、洋码头、什么值得买、返利网等众多垂直电商平台也贴着“6·18”、“年中大促”的标志。

  “6·18”是谁的?一时间难以说清。倒是印证了一句话:有流量的地方就会让电商扎堆。

  商场如战场,逐利和搏命是不变的话题。与往年“6·18”京东率先打响第一枪,天猫暗中发力不同。阿里对今年的“6·18”有些势在必得,阿里巴巴营销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家洛在5月中旬的启动会上直言:“6·18”本来也不是谁的主战场,阿里投入了足以向‘双11’看齐的资源。阿里后期预热时,天猫、“6·18”、主战场这三个词随时捆绑在一起。

  已经在6月18日过了15年生日的京东自然不服气。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平台运营部负责人韩瑞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6·18”是京东也一定是京东的主场。刚刚完成框架调整的各事业群用分时段的数据、增幅、倍数等亮眼的数字摇旗呐喊。

  当然,京东与阿里的对垒稍显孤单,拼多多的入局让“6·18”变成了一个三军对峙的战场。“二选一”、产地直供等消息从未让拼多多从舆论的制高点下来。外加电商巨头对低线市场的重视,均让拼多多无法在做“6·18”做旁观者。

  “6·18”自今年起,形成了三足鼎立、散兵打扫战场的局面。

  当事者逐利而动

  电商搭建了舞台,消费者与商家便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消费者想买到售价远低于平时的商品,商家则想让有利可图的商品有好收成。两方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打着算盘,谁能称心如愿可是未知数。

  为了能抢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从5月开始便做起了功课。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王女士称,货比三家后就将选好的商品收藏或者直接加入购物车,后期有更合适的就要大胆舍掉之前的商品。

  能帮助消费者薅羊毛的博主、简单粗暴地介绍商品的主播以及发放优惠券或返利的导购平台等直接带着消费者选购。一位从事导购的博主对记者反映,大促期间的收入可翻三番。

  然而,品牌商总是留一手。一位品牌商的运营者向记者透露了内情:推送的海量商品中,处于醒目位置的商品,才是商家在大促期间想要产生高销量的商品,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毛利高。这些商品通过不同方式排列组合、以套餐形式销售时,再加上大力度的宣传,量上去后利润也就更可观了。消费者想要一眼就断定商家力推的商品是不是真的合适,基本不可能。

  另一位销售服饰的店主称,大促期间,只有几款商品是商家用来冲量的。“那些不用来冲量的商品,要把价格早早地抬上去,不要影响核心商品的销售。”她还强调:“涨价的动作要快还要早,因为平台会对先涨价再降价的行为进行监管,消费者也会做功课。”

  有眼尖的消费者反映,刚需商品几乎就没有降价,而且满减额度小、优惠券更是难抢。

  显然,这场大促,是消费者与商家一场你来我往的较量。

  借当下筹谋未来

  不管“6·18”面上怎样风光,电商平台均在趁着难得的流量聚集机会,为下半年甚至是来年获取增量做彩排。低线市场、产地溯源、社交拼购……但凡能产生流量的地方,电商企业均在蹚路。

 文章标题:最新消息:谁的“618”?一年两度“双11”有何用,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