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为何LGD的大尺寸OLED采用白光OLED、三星作为三原色RGB中小尺寸OLED全球霸厂商,大尺寸OLED TV面板采用单纯蓝光工艺的原因所在。即,即便是今天正在研发或者量产的大尺寸OLED工艺,亦不是真正理想状态的选择。——这就构成了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的“工艺选择”风险,进一步延缓了产业的投资与发展节奏。
如果说这些选择已经够复杂,融易新媒体,那么计算上还在后面等着的QLED和micro-LED,未来显示之路就会更多元化:因为后两者都是无机发光技术,其可靠性显然比有机的OLED产品要“良好的多”。且,QLED也适合于喷墨印刷工艺。即一旦印刷显示技术成熟,在OLED和QLED材料之间谁会取胜,就取决于两大材料技术的进步水平了。
同时,micro-LED技术已经实现P0.4间距及其以上产品的量产。这种基于模块化显示的技术,可很好的解决液晶或者OLED不能胜任100英寸以上显示的问题。micro-LED技术理论也可以应用于近眼微显示、或者手机显示方面。尤其是在近眼微显示上,micr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表现,且主要也采用硅基驱动技术——即硅基OLED面板线,转换成micro-LED面板线,虽然需要突破从OLED蒸镀到micro-LED巨量转移的“技术转换”瓶颈,但是依然会继承大多数的“产线工艺和设备”。甚至,大尺寸的micro-LED显示产品,都可以继承液晶显示的TFT玻璃基板工艺。
自发光显示不一定就是OLED:自发光材料和工艺的进步,会带来怎样的显示未来难以估量!”行业人士表示,OLED目前的胜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液晶的存量优势具有很强的可延续性;更多新技术的创造力具有极大的多元可能性——未来显示唯一不具有疑问的则是“自发光体系”的长期趋势。
或者说,现在还不是轻言“谁替代谁”的时候:事实上,结构性市场的此消彼长。5英寸为代表的手机液晶显示萎缩了,但是65+以上代表的大尺寸液晶TV却在爆发。也许,OLED未来得及彻底替代液晶显示,就已经诞生替代OLED的新技术,比如印刷QLED产品!历史上,PDP等离子和背投电视都准备替代CRT电视,但是结局却是这三个都成了液晶的手下败将——显示技术路线之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OLED是螳螂还是黄雀,还需要更多时间检验。
文章标题:【彩电产品,液晶显示最后的堡垒(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4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