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69岁郭台铭从政:2万亿的“鸿海系”帝国,谁来接班?(2)

  郭台成是郭台铭的弟弟,深受哥哥器重。2004年3月,郭台成查出血癌,在北京治疗期间,一向拼命工作的郭台铭,七个月内跑了40趟北京,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弟弟的生命。

  2007年,郭台成因病逝世,“接班人”计划不了了之,尽管鸿海接班人的问题不断在股东大会上被提起,却又被不断搁置。

  在郭台铭的考量中,他打算效仿台湾第一代首富——台塑集团的王永庆。王永庆在退居二线时,将权力交接给“最高行政中心七人小组”,类似联邦体制。而鸿海帝国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联邦体制,执行分权分利的做法。

04-3

王永庆

  依照郭台铭的想法,鸿海母公司控股,各版块独立发展,他再逐步退居幕后。2008年他曾将日常营运工作分化到旗下各事业群总经理手上,试图以此来选择接班人。

  实际情况则是各事业群总经理如分封诸侯一般,各拥山头,彼此不服,最终还是要靠郭台铭的统一决策来实现集体的协同发展。

  对于传统的”子承父业“接班模式,郭台铭也并不认可。

  郭台铭在鸿海超期服役,一度被外界认为是为长子郭守正铺路。2013年,在文化产业摸爬滚打的郭守正回归鸿海,郭台铭却对媒体明确表示绝不会让儿子接班,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人都有共通的毛病”。

  离计划退休的时间已过了11年,69岁的郭台铭依然是鸿海的最高指挥人。

  03

  孤独“将军”

  作为绝对权力核心,郭台铭给鸿海帝国打上了极强的个人烙印。

  军事化管理和绝对服从的思路在扩张期带来了不一般的执行力,但也让郭台铭成为孤独将军。如今要解决棘手的接班人难题,郭台铭又不得不淡化个人色彩。

  从小在家里接受军事化教育的郭台铭,上世纪70年代从台湾一所海事专科学校毕业,服完兵役后不久,便创办了鸿海。虽然离开军队,他却把军队里学到一套管理方法带到鸿海。

  每一个进入鸿海的基层员工,在上线前都要接受为期五天的基本训练,立正消息、整队行进是必训项目,鸿海厂区时常传出新人受训的口号,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有军队驻扎在此。

  一位曾在军校待过的鸿海干部曾说,“鸿海的干部会议就像军官团开会”。

  因为郭台铭信奉“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在迅速迭代的3C行业,快、准、狠是制胜的法宝,郭台铭对鸿海的要求是:Time to market(即时上市) 、Time to volume(即时量产) 、 Time to money(即时变现)。

  军事化的纪律和精准的执行力,令鸿海的代工事业越做越大,纵使信息产业千变万化,科技公司想要自家的产品迅速量产上市,任你是苹果、三星、TCL,还是索尼、华为、台积电,不管牌子多大都只能找“代工大王”郭台铭。

04-4

  借助大品牌的出货量和改革开放的契机,郭台铭将代工工厂逐渐移往人力资源廉价且丰富的大陆,自1988年在深圳龙华买下第一块地开始,富士康工厂开始遍布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

  铁血的军事化管理从台湾移植到大陆的富士康工厂,有专职的品管对工人进行监控,工作时不得有任何交流,管理层级分明,下级必须对上级绝对地服从。

  直到2010年,富士康“14连跳”引发全社会关注。铁血的军事化管理方式,带给鸿海辉煌,亦反噬自身。

  郭台铭曾表示“民主是最没效率的做事方式”。在鸿海,命令下来是不容置疑的,更别提抗辩,做不好就是做不好,不用讲任何理由。

  郭台铭把管理决策上的“独裁”理解为霸气,而在快速成长的企业,他认为领袖应该多一点霸气。

  《天下杂志》的记者曾见识过郭台铭“随传随到”的霸气,郭总一声令下,鸿海的高阶主管会马上放下手边繁忙的工作前来报到,为了替记者查证一项数据,就算是远在高雄的一家供应商,也可以在五分钟内由总经理亲自汇报结果。

  霸气的后遗症是,所有高阶管理层在郭台铭的指挥下做事, 独立决策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鸿海的职业经理人更像是郭台铭手下的尖兵,指哪打哪并迅速解决战斗,然而一旦“将军”缺失,就会沦为一盘散沙。

  04

  “接班人”失灵

  郭台铭宣布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鸿海的“将军”即将挥手告别。

 文章标题:最新消息:69岁郭台铭从政:2万亿的“鸿海系”帝国,谁来接班?(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