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社会 > “1:1还原”车牌在网上公然叫卖 宣称轻松通过各种门禁识别(2)

“1:1还原”车牌在网上公然叫卖 宣称轻松通过各种门禁识别(2)

2024-03-27 04:28:21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本想搜索车牌装饰框,结果搜到一堆车牌图案的商品,有的标注“门禁识别专用”,怎么回事?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侦查发现,在多个网络购物平台、二手交易平台,有不少卖家正在公开叫卖这类...

在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穆之律师看来,假车牌公然销售、使用,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扰乱了公共秩序,还可能为犯罪活动提供作案工具,假车牌、行驶证隐瞒混淆了真实机动车身份,极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假车牌还会扰乱经济秩序,假车牌可能用于不法营运,造成国家税费的大量流失。实践中,假牌车发生事故,不仅给真牌车车主带来麻烦和经济损失,往往还附带骗保等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经营秩序和利益。”王琮玮说。

然而,这种“定制”的假车牌很有“市场”。

记者在某网购平台发现,多款标注“门禁车牌”的商品销量超百件,最高的达900+。在商品评价中,不少购买者留言表示“好用”“很容易识别”,还有的直接晒出了假车牌的实际使用图片。

在一些商品详情页中,有浏览该商品的消费者提问:“买车牌违法吗?”对此,不少购买过该商品的买家回复称“私下用没事”“就过小区门禁,查不到”。

记者以“用这种车牌会不会出事”咨询了多个卖家,卖家均表示“别上路,没事的”。还有卖家告诉记者,他们专门在车牌上标记了“门禁识别专用”等字样,也在商品详情页中提示了“仅作门禁识别使用”,因此“不违法”。

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吴迪认为,使用假车牌进入停车场和通过小区门禁等行为,可能触及违法入侵、欺骗等罪行。而套用他人车牌号使用则可能构成盗用他人机动车号牌罪、欺诈罪等。通过这种手段逃避交纳停车费用也是违法行为,严重的还涉嫌占用公共资源、逃税等罪名。

吴迪直言,“门禁专用”等标注并不能为卖家免责。标注“门禁专用”等只是卖家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手段,混淆视听,并不改变其违法行为的本质,卖家依然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加大打击惩处力度

运用技术强化监管

实际上,因使用假车牌遭查办的案例屡有发生。

近日,湖北襄阳东津警方接到报警,在辖区某医院停车场,一员工车辆进入停车场时显示“号牌已入场”。原来,张某为了方便开车到医院接受治疗,在网上以该医院员工的车牌号码定制了一副车牌,专用作进出医院使用。张某涉嫌挪用他人机动车号牌,遭警方依法处理。

另一起案例中,江苏扬州民警于今年1月破获一辆套牌汽车,并在车内搜出另外一块假车牌。经查,司机魏某在市区一家写字楼上班,由于写字楼停车场按时计费,他在得知有同事办了月卡后便动了歪心思,在网上买了两块假车牌装到自己车上交替使用,借此免交停车费用。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魏某面临15日的行政拘留、罚款3000元记12分的处罚。

受访专家告诉记者,由于这类车牌卖家常用暗语、转入私下交易,买家实际使用时也通常不上路,除非遭套牌车主主动报警,否则很难遭发现查办。

为提升整治力度,胡穆之建议,多措并举从严监管,斩断假车牌的产业链。公安机关联合物业公司、停车场管理部门等提升门禁设备网络识别技术,及时发现、惩处违法行为。将交通失信行为列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旦发现售卖和购买假车牌、行驶证的,视为交通失信行为从严处罚。

吴迪呼吁,网络平台与执法机关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分享机制,及时将发现的违规商品和卖家信息提供给执法机关。同时,平台应加强对商品的审核和监管力度,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确保上架商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对涉及车牌等敏感商品的审核应当更为严格,采用身份验证制度,如实名认证、银行账户验证等,确保卖家的真实身份信息,降低其违法活动的可能性。

“利用技术手段,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购物平台上的商品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涉嫌违规的商品,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加强对卖家发布信息的监控,防范卖家通过使用暗语等手段规避平台监管。”吴迪说。

吴迪还提到,要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公众对购买和使用假车牌的法律风险认知。加强对相关法规的普及,使公众明白购买、使用假车牌等行为将面临的法律责任。建议平台通过展示相关法规链接、警示标语等方式,让消费者在购买相关商品前充分了解法律风险。

融易新媒体消息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59岁员工不会线上请假遭解雇案引发热议,法官释法阐明审判理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大龄员工不会线上请假遭解雇案引发热议。法院依...

2 “1:1还原”车牌在网上公然叫卖 宣称轻松通过各种门禁识别

本想搜索车牌装饰框,结果搜到一堆车牌图案的商品,有的标注“门禁识别专用”,怎么回事? 《法...

3 遏制“自动续费”问题,有新规!

对于备受诟病的自动续费问题,3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作...

4 微信群回复信息算不算加班?“隐形加班”咋取酬?

有劳动者表示,不知从何时起,与工作有关的微信建群越来越多。每一个群都是一种线上工作场景...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施行 聚焦哪些群众关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

6 消费金融公司准入标准提高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记者18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

7 河北邯郸肥乡区警方回应初一学生王某某遭杀害案:犯罪嫌疑人

3月18日,河北邯郸肥乡区警方针对当地初中生遭杀害一案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遭害人尸检已结束...

8 博主恶意P图传播 专家:有的成为网络黑产一部分

近日,多名社交平台博主对理想汽车的新品MEGA车型进行恶意P图,将“奠”和“新能源殡仪车”等...

9 打造卖惨人设、带货假冒产品 网红“凉山孟阳”遭判刑

“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的是土豆……”2018年以来,一个名叫“凉山...

10 你的快递送到家了吗?记者体验快递新规落地细节

“你的快递送到家了吗?”进入3月以来,网络上关于快递送货上门的话题讨论日渐火热,究其原因...

1 59岁员工不会线上请假遭解雇案引发热议,法官释法阐明审判理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大龄员工不会线上请假遭解雇案引发热议。法院依...

2 “1:1还原”车牌在网上公然叫卖 宣称轻松通过各种门禁识别

本想搜索车牌装饰框,结果搜到一堆车牌图案的商品,有的标注“门禁识别专用”,怎么回事? 《法...

3 遏制“自动续费”问题,有新规!

对于备受诟病的自动续费问题,3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作...

4 微信群回复信息算不算加班?“隐形加班”咋取酬?

有劳动者表示,不知从何时起,与工作有关的微信建群越来越多。每一个群都是一种线上工作场景...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施行 聚焦哪些群众关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

6 消费金融公司准入标准提高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记者18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

7 河北邯郸肥乡区警方回应初一学生王某某遭杀害案:犯罪嫌疑人

3月18日,河北邯郸肥乡区警方针对当地初中生遭杀害一案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遭害人尸检已结束...

8 博主恶意P图传播 专家:有的成为网络黑产一部分

近日,多名社交平台博主对理想汽车的新品MEGA车型进行恶意P图,将“奠”和“新能源殡仪车”等...

9 打造卖惨人设、带货假冒产品 网红“凉山孟阳”遭判刑

“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的是土豆……”2018年以来,一个名叫“凉山...

10 你的快递送到家了吗?记者体验快递新规落地细节

“你的快递送到家了吗?”进入3月以来,网络上关于快递送货上门的话题讨论日渐火热,究其原因...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