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医院实现世界首例互换肝脏治疗罕见病:不需要器官捐献(2)

  既然废弃的肝脏可以变废为宝,那把两个不同肝脏代谢缺陷病患者的肝脏放到一起,就能完成一个肝脏完整的功能,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当两个不同的肝脏代谢缺陷病患者的血型和体型相匹配的时候,他们互相交换部分肝脏就可能互相克服对方的代谢缺陷治愈各自的疾病。

  朱志军的设想在遇到小航和小勇时成为了现实。两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难处,小勇和小航都可以等待一个健康的肝脏移植,但是在等待器官捐献的时间和概率问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让两个家庭都无法承受。

  小勇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维持生计,家庭一年的收入仅有两三万元。

  “活体肝移植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从一个健康人的身上取下一部分肝脏,这也是这个手术面临最大的伦理问题。”朱志军说,在这一例器官移植中小勇的父母因为疾病等原因无法成为肝脏的捐献者。

  “其实很多时候医疗技术的创新都是为了解决患者最实际的困难。”朱志军对澎湃新闻表示,做两人互换肝脏这样的突破并不是为了发论文或者是说明手术技术有多么厉害,而是在患者面临的种种困境中帮助他们找到可接受的方案。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2018年12月29日,朱志军带领肝移植团队为两位患者实施了互换部分肝脏交叉辅助多米诺肝移植手术。经过9个多小时,两台肝移植手术取得了成功。术后监测两人的血氨正常,小航的蛋氨酸术后第2天就下降了40%,术后两周下降了90%,已接近正常水平。

  小勇由于年龄较大、损伤较为严重,恢复得过程需要更长,但也从语言障碍变为可以简单表达,肌张力较术前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针对小勇经济困难的情况,朱志军还通过慈善机构帮助患者募捐治疗费用。

  “现在就盼着他(小勇)慢慢恢复,后面的费用再想办法。”小勇父亲对澎湃新闻说,朱志军对小勇帮助不仅是手术上解决难题,经济上也给了很多帮助,而且今后小勇的药费回到老家后应该可以报销一部分。

  在术后的第4个月小勇来到北京友谊医院检查时,他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并且愿意和别人微笑打招呼,和小勇的身体一样,疾病给这个家庭带来的伤痛正在慢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