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2)

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赋能政法智能化,提高了工作规范性、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也提高了风险防控的精准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知识服务对于政法系统而言,是需要不断完善走向信息化的阶段。在政府法治方面,中国知网整合160多种中央和地方的公报文件,把关于行政执法、行政决策和行政立法的核心内容整合成推进依法行政、推进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性内容,致力于做专业化的知识服务。在人民调解方面,根据人民调解所需要的纠纷类型和疑难问题,构建提供调解指南为核心的知识库。

上线54项“零跑腿”公证事项

天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建华

2020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天津司法局对标对表全国业内先进经验做法,聚焦聚力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与7个辅助功能系统对接、开通6个便民服务通道和上线54项“零跑腿”公证事项等多项突破性进展。天津市公证综合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汇集留存本地、上传全国公证管理系统和统筹应用,为标准规范地推动公证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天津市公证机构与司法部公证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系统数据对接率已达100%。

建设一体化行政执法监管平台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法产品研发部总经理 石佩

2020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智慧行政执法一体化监督平台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非常有效的举措。建设行政执法一体化平台,一是订立规范,即做一个省级平台或者做一个市级平台之前要先把规范立下;二是出台相应的建设标准;三是建立统一的执法流程及文书;四是建立统一的执法基础数据;五是打造标准执法系统数据中心;六是建立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七是建立统一的网格化地理编码体系,坐标要保持一致,全省要用一套地理信息系统;八是建立常态化的监督考核机制;九是分步规划渐进式推广实施。

形成“智慧矫正”建设新模式

湖南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 侯迁广

2020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湖南省司法厅搭建“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社区矫正信息化整体框架,形成全面覆盖、移动互联、智能应用、信息共享的“智慧矫正”建设新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社区矫正场所监控设备等各类硬件设备的物联融合,实行社区矫正设备网络化管控。研发智慧矫正视频管理系统,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场所和执法场景可视化。研发智慧矫正语音智能机器人,与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大数据中心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实现读取查询、统计分析、警报提示、业务咨询、语音播放等功能。

大数据应用贯穿所有技术环节

京东政府客户部总经理 张浩林

2020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京东拥有海量数据积累和技术分析能力。京东在采购交易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过去政府采购要求阳光、透明、高效,现在需要的是有温度、懂你、没有边界。AI和大数据的应用从最开始的商品,到最后的售后,贯穿了京东所有技术环节。京东按照政府采购法打造政府采购系统,涵盖的内容包括员工服务、办公场景、服务以及AI智能的虚拟采购。

智能服务确保24小时不打烊

南通简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总经理 冒小维

2020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简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是一家民营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我们的运营模式是,智能终端在前端服务百姓、采集数据,后端由政府进行监管,通过大数据进行全城市预警,形成了一张法网预警服务一座城。由于采用智能服务模式,通过“真人律师+机器人”进行服务,确保24小时不打烊,实现一次性下沉法律服务。由于该模式是以智慧驱动法律服务的,所以律师不需要到现场,直接在手机终端以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服务老百姓。而且通过律师团进村、进社区提供服务,解决了当下存在的不少痛点。

(稿件按嘉宾经验分享顺序排列)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建斌 整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军 杨晋峰 摄

 文章标题:2020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经验分享摘编·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2)

内容摘要: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赋能政法智能化,提高了工作规范性、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也提高了风险防控的精准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知识服务对于政法系统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toutiao.zhidaruanpei.com/shehui/20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