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打硬仗需要“硬锄头”

新华社重庆11月16日电 题:打硬仗需要“硬锄头”

新华社记者韩振、周文冲

锄头,坚韧有力,凿石碎土之物。在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干部毛相林身上,也有这么一股子劲:不畏艰难,敢跟坚石斗硬;扎根群众,把自己深深嵌在泥土里。在脱贫攻坚收官这个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战场,完成硬任务,就需要毛相林这种“硬锄头”。

7年时间,融易新媒体,6人牺牲,毛相林带领村民,硬是靠锄头、钢钎、锤子和摆脱世代贫困的决心,在陡峭崖壁之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公路,实现了几代下庄人出山的梦想。

这是一种不畏艰难,敢与坚石硬碰硬的精神。“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毛相林不追求“吹糠见米”的短期政绩,以“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用实干苦干修出了一条让百姓摆脱贫穷闭塞的通天路。

这是一种勇于探索,打开发展新空间的精神。不做井底之蛙,绝壁修路只是第一步,路通后,他又扛着锄头带头发展产业、打造景点、培育乡风。毛相林以昂扬的奋斗姿态,主动承担任务、应对挑战,不断试不断闯,拓宽致富路子。

这是一种扎根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奉献精神。担任村干部40多年里,毛相林不改农民本色,一心一意扎根基层一线。修路遇到危险,他第一个上;即便60多岁,仍在为家乡振兴发光发热。正是因为他心里装着群众,才赢得了群众的广泛信赖和支持。

 文章标题:新华时评:打硬仗需要“硬锄头”

内容摘要:新华社重庆11月16日电 题:打硬仗需要“硬锄头” 新华社记者韩振、周文冲 锄头,坚韧有力,凿石碎土之物。在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干部毛相林身上,也有这么一股子劲:不畏艰难,敢跟坚石斗硬;扎根群众,把自己深深嵌在泥土里。在脱贫攻坚收官这个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战场,完成硬任务,就需要毛相林这种“硬锄头”。 7年时间,6人牺牲,毛相林带领村民,硬是靠锄头、钢钎、锤子和摆脱世代贫困的决心,在陡峭崖壁之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toutiao.zhidaruanpei.com/shehui/20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