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多措并举助力高质量发展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月 《法制与新闻》记者 何正鑫 通讯员 杨旖旎

“这是个缓冲期,公司有救了。”签订完调解协议书并现场支付了20万元赔偿款后,当事人郭先生终于松了口气。

郭先生是湖北省武汉市一家人才市场企业法定代表人。2019年,他所在的公司与易某等20余名劳务派遣人员产生争议,法院判决其公司支付对方各类补偿共计60余万元。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链紧张,相关款项未能按时支付。

今年8月中旬,易某等人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们正在积极融资,能否通过分期方式履行?”面对案件执行法官吴晶,郭先生道出了企业发展困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沟通,双方均同意参与执行和解,最终在执行和解律师见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人才公司首期支付20万元,剩余款项分三批支付;申请人向法院撤回执行申请。

今年年初,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建立特邀执行和解律师事务所(人员)名册,确定3家律所作为第三方主持执行立案前后的和解工作,以执行和解促双赢,减少企业诉累。

在吴晶看来,依法采取分期执行、执行和解等方式方法,在保证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截至9月底,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已通过和解方式执结各类涉企案件440余件。

对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因案施策,避免因执行不当加重企业经营困难,是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助力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之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辖区企业众多。针对涉企案件众多的现状,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采取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等措施,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1月,武汉市两级法院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迅速成立速裁组,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成立快执组,对简易民商事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

“通过诉讼服务中心的‘首次筛选’与速裁团队的‘二次审查’实现繁简分流,全院已有近五成民商事案件分流在速裁团队。”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胡芳说。

开展简易民商事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工作以来,东湖高新区法院已审结民商事案件4500余件,速裁快审3600余件,平均用时28.65天。

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副院长曾群介绍,该院还探索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截至目前,东湖高新区法院已先后引入6家专业调解组织、34名调解员,引导当事人在登记立案前参与先行调解或委派行业调解组织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没花一分钱、没开一次庭就追回了60万元,真得太感谢法院了!”武汉一家电气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对东湖高新区法院推行诉前调解机制赞不绝口。

2019年,陈先生公司的班车与一辆重型作业车发生碰撞,事故导致30余名员工受伤。事后,公司垫付了相关医疗费用。

今年8月17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主持调解,作业车承保保险公司向陈先生公司现场支付了赔偿款。

为切实强化各项涉企司法服务保障工作,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制定出台《关于在商事审判中依法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意见》《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责任清单》《关于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十余项制度。

“每一起案件都事关营商环境,每一名法官都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院长俞薇说,该院将继续在立案、审理、执行等各环节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通过“定制化”司法服务力争使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文章标题: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多措并举助力高质量发展

内容摘要: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月《法制与新闻》记者 何正鑫 通讯员 杨旖旎 “这是个缓冲期,公司有救了。”签订完调解协议书并现场支付了20万元赔偿款后,当事人郭先生终于松了口气。 郭先生是湖北省武汉市一家人才市场企业法定代表人。2019年,他所在的公司与易某等20余名劳务派遣人员产生争议,法院判决其公司支付对方各类补偿共计60余万元。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链紧张,相关款项未能按时支付。 今年8月中旬,易某等人向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toutiao.zhidaruanpei.com/shehui/19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