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2)

半年来,苏玲玲始终以一名志愿者应有的责任感严格要求、鞭策自己,共计受理、整理法律援助案件190件,融易新媒体,认真做好案件的受理、审查等工作,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双语”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拉毛卓玛为例,她凭借藏汉双语优势,除了努力完成同仁县法律援助中心的日常工作外,还肩负起翻译重任,为法律援助工作在当地顺利开展贡献了“双语”力量。

在新起点扬帆起航

“过去一年,我见到了讨要工资不得的农民工、工伤事故中伤情严重的劳动者,见证了法律援助帮助困难群众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群众质朴、满意的笑容让我百看不厌,我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份工作。”被问及为什么要再续一年服务期限时,杨恬静由衷地说。

廖泓毕业于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一年的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经历让她迅速成长起来,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力量。

“这种感觉只有在和困难群众接触中才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也成为激励我们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不久的将来,我会努力成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送去法治的关爱与温暖。”廖泓对记者说。

“听说我们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罗蒙注意到,就连村里平时不常出门的大爷大妈也跑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法律问题、寻求法律援助,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罗蒙希望自己的所学可以如滴水汇入大海,为国家法治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日后,她将不忘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初心,秉承公平与正义,坚定不移地在法治建设道路上走下去。

“我大学的专业就是法律,所以打心底里热爱法律援助这项事业。我会继续努力,争取能够从事相关工作,发挥自身的‘双语’优势,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拉毛卓玛语气坚定地说。

查干、赵俊、李常阳、别尔德、看吉卓玛、麦尔哈巴·艾尼瓦尔……每一名参加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的大学生志愿者都经历了丰富的实践锻炼,提高了业务能力,也更增强了对法律援助事业的理解与热爱。

未来,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多数人都将走上法律工作岗位,有的将直接从事法律援助工作,这段难忘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法治建设道路上努力前行。

 文章标题: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法援实践中“强筋壮骨”(2)

内容摘要:半年来,苏玲玲始终以一名志愿者应有的责任感严格要求、鞭策自己,共计受理、整理法律援助案件190件, 融易新媒体 ,认真做好案件的受理、审查等工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toutiao.zhidaruanpei.com/shehui/18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