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商业评论 > “二维码”照旧“拦路码”?扫码消费“强制存眷”现象透视

“二维码”照旧“拦路码”?扫码消费“强制存眷”现象透视

2023-03-19 02:19:01来源:新华社

文章导读
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日常,但这种本该“提高效率”“便捷快速”的消费方式,却因为部分场所设置的通过关注公众号来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立足方便的“二维码”,却成“拦路码”,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扫码消费带来不便和隐忧 今年2月,上海市民赵先生和家人前往江苏省常熟市游玩。在当地一家商场用完晚餐后,他开车出地下车库。商场方...

  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日常,但这种本该“提高效率”“便捷快速”的消费方式,却因为部分场所设置的通过关注公众号来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立足方便的“二维码”,却成“拦路码”,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扫码消费带来不便和隐忧

  今年2月,上海市民赵先生和家人前往江苏省常熟市游玩。在当地一家商场用完晚餐后,他开车出地下车库。商场方面提示要扫码缴费,赵先生扫了一下才发现要先关注商场的微信公号,再点击其中的停车缴费菜单跳到小程序才能完成付费。

  “交个停车钱还得关注商场公众号,本来我就觉得不合理。更令人扫兴的是,最前面有一个新能源汽车司机,因为新能源车牌号比燃油车多一位,他在小程序里输了几遍都没有成功就卡在那里,导致后面堵了好几辆车,一直到工作人员赶过来才解决问题。”赵先生说。

  记者走访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融易新媒体,很多商场都有自己的缴费规则。有的要先扫码关注商场的公众号,并注册会员才能拿到积分来抵扣停车费,有的要先关注一个第三方公众号,还得授权“获取你的手机号”才能完成缴费流程。不论是商场公众号还是提供缴费服务的第三方公众号,后续都会不时推送各种广告。

“二维码”照旧“拦路码”?扫码消费“强制存眷”现象透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停车“扫码烦”相似的餐厅点餐、购买奶茶、排队等位、购物优惠等场景中,消费者几乎都会被引导扫二维码,扫码后页面会直接跳转到“注册会员”或“微信快捷登录”的页面,消费者必须同意个人信息授权后才能进行点单或领取优惠券。

  “每次扫码,都会弹出商家的《会员协议》《隐私条款》,要是不同意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操作,被迫同意了,又担心个人信息及隐私可能遭到泄露。”消费者邹女士说,“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关注了一堆公众号,还总被推送各种垃圾广告,烦不胜烦。”

  强制“扫码关注”存风险、涉侵权

  “扫码点单关注公众号”这一看似“常规”的做法,却很可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涉嫌侵权。

  ——“形式上自愿、实质上强制”的交易行为,或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同济大学法学院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徐文海表示,这种强制扫码关注的消费服务方式,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强制扫码关注对部分不愿意扫码的消费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没法拒绝的被营销”,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不尊重。不少消费者反映,“明明就是停车缴费、吃饭付钱,后续却会被频繁地推送各类营销信息”。盈科网数合规中心副主任郭卫红说,《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不少商家并未给予消费者‘拒绝被营销’的选项,消费者即使同意也是在非自愿的情形下形成的,此举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不尊重。”

  ——过度索取信息,增加了消费者信息泄露的风险。“消费者在扫码付费时,商家经常要求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填写个人信息成为会员享受折扣,或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自动获取其在微信、支付宝关联过的电话、生日、性别、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但显然这些信息与到店消费无任何必然关联,这就可能涉及对消费者信息的过度收集。”北京京大(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程治国表示,一旦商家对数据保管不善,消费者还要承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的风险,“扫码消费模式不应变成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工具”。

  “扫码消费”不应成为“单选题”

  针对扫码消费“强制关注”乱象,近年来,多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先后发出关于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和倡议,呼吁商场、餐厅、停车场等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不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微信平台上,在公众号的投诉页面上也增加了“强制关注行为”的选项。

  相关监管也持续跟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未经互联网用户知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明确,强制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或授权个人信息的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海等多地消保部门持续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抽查、暗访。

  受访专家及相关部门表示,“扫码关注”不应成为消费场景中的“单选题”,消费者、商家与监管部门均需有所作为。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多地连夜动作处理3.15晚会网曝企业

3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3·15晚会举行。 晚会曝光了“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不可...

2 “二维码”照旧“拦路码”?扫码消费“强制存眷”现象透视

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日常,但这种本该“提...

3 “吸血”的家电上门安装维修:几十元零件被收几百费用

“购买时没有说要收取这个金属软管的费用,安装时却要另收费100元。”最近,乐乐(化名)买了...

4 扩大消费需更好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而在未来消...

5 Ulike蓝宝石脱毛仪利用屡次便出妨碍 称“冰点脱毛却灼烧刺痛”

近日,在黑猫投诉上有消费者投诉称,其购买的Ulike蓝宝石脱毛仪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使用不到...

6 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公司曾被责令整改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33届3·15晚会曝光“香精大米”。其中,安徽香王粮油食品...

7 黑猫投诉发布《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

黑猫投诉连系微博热点持续第四年宣布《2022年消费者权益掩护白皮书》。白皮书以微热点研究...

8 王老吉推《国家宝藏》定制罐 将在官方电商平台售卖

中国网财经3月15日讯 3月14日,广药集团举行IP定制发布仪式,并于现场正式推出王老吉《国家...

9 麦当劳中国首度携手潮流品牌CLOT 麦麦潮辣快闪店亮相五大城市

中国网财经3月15日讯 麦当劳中国日前正式宣布与潮流品牌 CLOT携手,围绕麦当劳当家产品“麦...

10 《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守护儿童化妆品

“孩子皮肤娇嫩,作为家长,最担忧的是儿童扮装品不安详。”家住湖南省长沙市的田密斯说...

1 多地连夜动作处理3.15晚会网曝企业

3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3·15晚会举行。 晚会曝光了“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不可...

2 “二维码”照旧“拦路码”?扫码消费“强制存眷”现象透视

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日常,但这种本该“提...

3 “吸血”的家电上门安装维修:几十元零件被收几百费用

“购买时没有说要收取这个金属软管的费用,安装时却要另收费100元。”最近,乐乐(化名)买了...

4 扩大消费需更好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而在未来消...

5 Ulike蓝宝石脱毛仪利用屡次便出妨碍 称“冰点脱毛却灼烧刺痛”

近日,在黑猫投诉上有消费者投诉称,其购买的Ulike蓝宝石脱毛仪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使用不到...

6 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公司曾被责令整改

中新网3月15日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33届3·15晚会曝光“香精大米”。其中,安徽香王粮油食品...

7 黑猫投诉发布《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

黑猫投诉连系微博热点持续第四年宣布《2022年消费者权益掩护白皮书》。白皮书以微热点研究...

8 王老吉推《国家宝藏》定制罐 将在官方电商平台售卖

中国网财经3月15日讯 3月14日,广药集团举行IP定制发布仪式,并于现场正式推出王老吉《国家...

9 麦当劳中国首度携手潮流品牌CLOT 麦麦潮辣快闪店亮相五大城市

中国网财经3月15日讯 麦当劳中国日前正式宣布与潮流品牌 CLOT携手,围绕麦当劳当家产品“麦...

10 《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守护儿童化妆品

“孩子皮肤娇嫩,作为家长,最担忧的是儿童扮装品不安详。”家住湖南省长沙市的田密斯说...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