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内新闻:莫让“停车难”拖住消费升级步伐(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②)

莫让“停车难”拖住消费升级步伐(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②)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利用城区部分闲置地建设成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图为六安市城区皖西大道一处已建成的生态停车场。
  田凯平摄(人民视觉)

莫让“停车难”拖住消费升级步伐(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②)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肖家台社区某停车场收费处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语音指引停车者进行现金或扫码支付停车费,为车主提供方便快捷的收费放行服务。
  杨 东摄(人民视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让许多苦于“停车难”的车主眼前一亮。

  事实上,“停车场”这个小型基建项目并不是第一次进入中央重要会议视野。在此之前,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将城市停车场建设列入“基础设施短板”范畴。过去一年间,国家发改委在部署稳投资等任务时,也多次强调要抓紧建设城市停车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城市停车场建设这一“短板”将怎样补?又将对产业和消费带来多大影响?

        

  小区、商圈、景区,停车都是“老大难”

  “停车是个‘老大难’,搞得大家即使有车也不敢开,还有的人停车问题解决不了,干脆先不买车。”家住上海浦东、车龄20多年的车主老马说,因为自己所在的小区建设较早,也没有地下车库,居民停车非常困难。“车位紧张,供不应求,有些车主干脆停到小区外的马路、人行道上。既占道,又可能挨罚。新能源车就不用说了,充电桩太少了,谁敢买呀!”

  城市中,除了住宅小区,热门商圈和知名景点也存在“一位难求”的问题。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是极负盛名的商圈,外地年轻人到北京,总要来这里“打卡”,本地居民逛街聚会泡吧,这里是首选之一。然而,三里屯停车难也是有名的。在三里屯执勤的一位交警告诉记者,区域内停车场常年供不应求,即便近几年新建的商场增设了地下停车位,依旧满足不了需求。“附近有太古里等几个购物中心和酒吧街,工人体育场也常有球赛和演唱会。一到停车高峰期,占道停车导致的道路拥堵非常严重。”

  张经理在三里屯街道办事处附近开了一家川菜馆,最大的烦恼就是附近停车难,客人经常不满意,对生意有影响。“你看,我们店前这条路非常窄,附近小区停车位不对外开放,融易新媒体,客人来吃饭,就必须把车停到几百米外购物中心的地下停车场,然后步行过来。”张经理说,如果不是因为停车难,生意还能更好。

  知名景点停车难,也常常让开车出行的游客为难。张师傅是北京什刹海一带的老居民。“附近停车场少,却有北海、景山、什刹海、恭王府等好几处景区,非机动车道经常停满接送旅行团的大巴,早晚还有许多家长到北海幼儿园、四中初中部接送孩子,路况就更差了。”张师傅说,到这些景点游览,最好的交通方式是坐地铁,但如果有走路不太方便的老人小孩,就比较为难了。“我在这儿经常看到,有的家庭开车来,在景点门口把老人和小孩先放下,车主再去转圈找停车位,然后走回来。”

  停车位紧张,普遍存在于中国大城市及部分旅游城市。据统计,中国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长期高于1,而发达国家约为1∶1.3。《2018年中国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这一问题在一线城市尤其严重,如北京汽车保有量达608.4万辆,备案停车位总数仅有189.05万个,停车位缺口超过400万个,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增加供给,给城市停车场建设补短板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所所长董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停车资源供给缺口巨大、需求难以满足,在此形势下,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已是迫在眉睫。”他认为,提高停车资源供给水平对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有重要意义,“在居民大宗消费中,购买机动车是仅次于购房的第二大支出,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存在较大拉动作用。合理配置停车资源,除了可以促进汽车产业发展,还能带动人流、物流,继而促进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城市停车场,为何如此紧张?

 文章标题:今天国内新闻:莫让“停车难”拖住消费升级步伐(聚焦产业消费“双升级”②),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mspl/6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