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民生评论 > 高盛发声!外资已翻倍加仓A股 调升中国GDP增长预测至5.5%!房地产将L型恢复?

高盛发声!外资已翻倍加仓A股 调升中国GDP增长预测至5.5%!房地产将L型恢复?

2023-02-23 18:46:01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2月21日,时隔三年,高盛再次在中国香港举行大型的线下全球宏观论坛。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表示,对中国2023年全年平均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去年的3.0%上升到今年的5.5%,其中对经济增长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居民消费,预计居民消费增长从去年0.5%的实际增长加速到今年的8.5%。 对于房地产行业,闪辉表示,预计中国房地产将呈现“L”型恢复,去年房地产对中国经济拖累很大,今年拖累会变小,但是可能不会有“V”型反弹或者出台非常强的刺激...

  2月21日,时隔三年,高盛再次在中国香港举行大型的线下全球宏观论坛。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表示,对中国2023年全年平均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去年的3.0%上升到今年的5.5%,其中对经济增长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居民消费,预计居民消费增长从去年0.5%的实际增长加速到今年的8.5%。

  对于房地产行业,闪辉表示,预计中国房地产将呈现“L”型恢复,去年房地产对中国经济拖累很大,今年拖累会变小,但是可能不会有“V”型反弹或者出台非常强的刺激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疫情政策优化后的中国A股市场,已经广泛吸引海外投资者,过去3个月当中,高盛的对冲基金客户的中国股票持仓占其全球股票持仓比重由7%反弹升至14%,已处于有记录以来的高位。

  同时,从北上资金来看,过去近两个月北上资金净流入已经达到220亿美元,而去年全年北上资金净买入合计才130亿美元,两个月的量超去年全年总量,这反映出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看好。

  调升中国GDP增长预测至5.5%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开门见山,直言对中国GDP平均增长预测从过去的3%调升至5.5%。

  闪辉分析,去年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负面影响是疫情防控和传播,今年清零防疫政策不再存在,预计中国第二季度的环比表现可能达到一个高点——环比年化9%的经济增长率。从去年第四季度后,中国会有一个不错的经济增长反应。

  闪辉认为,“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一方面,中国经济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融易新媒体,除农业外,各行各业都有产出缺口,即经济活动水平较低,因此有空间去恢复。另一方面,细看居民部门的消费不管是商品消费还是服务消费都比较低,在2022年第四季度是一个很低的点,因此今年也有一个很大空间恢复。

  同时,从对中国各个重要节假日的旅游人数和消费的追踪发现,2023年元旦旅游人数非常低,只占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35%,但是2023年春节就有一个很强的反弹,不过,春节期间的消费也仅为2019年同期的70%,想要强调的是从35%上升至70%已经是一个100%增速,这说明过去起点太低,因此今年增速会有一个比较亮眼的反应。

  对于去年拖累中国经济最大因素之一的房地产行业,闪辉预计房地产将出现“L”型恢复,对经济增长拖累会变小。从长期来看,坚持房子是用来居住的属性,而中国人口未来不容乐观,并没有一个增长的趋势,因此房地产不会有特别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可能不会有“V”型反弹或者出台非常强的刺激措施。

  对于中国通胀方面,闪辉表示,从全球经济主体放开后,通胀都是上升的,尤其是核心通胀或服务业通胀,但是中国的猪肉周期、能源价格上升程度和去年不一样,如果做了分解之后,会发现核心通胀或服务业通胀上升,但中国整体CPI并没有很大的通胀风险威胁。

  海外投资者加仓A股

  近期,外资加仓A股的消息也获得高盛证实。

  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今年春节后与一些海外投资者沟通,他们对中国GDP增长比较看好。

  一方面,中国去年增长基数低,从GDP增长角度来看,中国是全球的一个亮点,会有显著反弹,而海外的主要经济体今年经济可能是回落态势。

  另一方面,过去两年多,全球36个不同股票市场,在疫情政策优化放开后,三个月之内可能会有10%~15%的回报,与中国A股表现大概一致。

  从股票仓位来看,刘劲津表示,通过近期与投资者交流发现,海外对冲投资者,即短线投资者现在非常乐观。从高盛对冲基金客户在中国股票的配置占全球股票配置的比例来看,此前最高点是2020年底,最低点是2022年10月底,截至目前,过去三个月反弹非常迅速,从 7%左右上升至现在的14%,这些对冲基金客户在中国股票配置的仓位已经是历史高位,反映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较为乐观。

  不过,主动型投资者和公募基金投资者以及A股投资者,即从长线投资者配置来看,相对来说保守一些,他们的顾虑可能主要考虑地缘政治影响以及房地产的“L”型复苏对经济的拖累等。

  北上资金净流入已超去年全年

  从北上资金净流入来看,刘劲津分析,从年初至今北上资金流动性非常好。据高盛统计,截至2月17日,北上净流入今年已经达到220亿美元,而2022年全年北上净流入资金合计才130亿美元,已经超去年全年总量。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华西能源:目前不存在ST的情形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你好,贵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根据规定是否...

2 高盛发声!外资已翻倍加仓A股 调升中国GDP增长预测至5.5%!房地

2月21日,时隔三年,高盛再次在中国香港举行大型的线下全球宏观论坛。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

3 大宗交易:贵州茅台成交2041.83万元,溢价0.33%(02-21)

2023年2月21日,贵州茅台发生了2笔大宗交易,总成交1.09万股,成交金额2041.83万元,成交均价...

4 科大讯飞:ChatGPT是一个里程碑式技术革命 预计于2023年5月6日进

科大讯飞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ChatGPT的推出是深度学习提出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认...

5 中航电测股东户数增加116.21%,户均持股50.65万元

中航电测2023年2月21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3年2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1万户,较上...

6 大宗交易:雄韬股份成交1860万元,折价9.40%(02-21)

2023年2月21日,雄韬股份发生了4笔大宗交易,总成交100万股,成交金额1860万元,成交均价18.6...

7 通富微电、盛美上海等共设创投私募公司,注册资本7亿元

南方财经2月22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南通全德学镂科芯二期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

8 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videoId=4256160##videoType=1##videoFrom=news] 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在莫斯科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俄方暂...

9 复苏行情下 等待消费板块的戴维斯双击

要说长期收益最高的两大赛道,无非就是科技和消费,长期大幅跑赢市场基准没的说,也很符...

10 纳芯微:2022年年度净利润约2.33亿元 同比增加4.21%

纳芯微(SH 688052,收盘价:309.5元)2月21日晚间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16.73亿元,同...

1 华西能源:目前不存在ST的情形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你好,贵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根据规定是否...

2 高盛发声!外资已翻倍加仓A股 调升中国GDP增长预测至5.5%!房地

2月21日,时隔三年,高盛再次在中国香港举行大型的线下全球宏观论坛。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

3 大宗交易:贵州茅台成交2041.83万元,溢价0.33%(02-21)

2023年2月21日,贵州茅台发生了2笔大宗交易,总成交1.09万股,成交金额2041.83万元,成交均价...

4 科大讯飞:ChatGPT是一个里程碑式技术革命 预计于2023年5月6日进

科大讯飞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ChatGPT的推出是深度学习提出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认...

5 中航电测股东户数增加116.21%,户均持股50.65万元

中航电测2023年2月21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3年2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01万户,较上...

6 大宗交易:雄韬股份成交1860万元,折价9.40%(02-21)

2023年2月21日,雄韬股份发生了4笔大宗交易,总成交100万股,成交金额1860万元,成交均价18.6...

7 通富微电、盛美上海等共设创投私募公司,注册资本7亿元

南方财经2月22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南通全德学镂科芯二期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

8 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videoId=4256160##videoType=1##videoFrom=news] 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在莫斯科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俄方暂...

9 复苏行情下 等待消费板块的戴维斯双击

要说长期收益最高的两大赛道,无非就是科技和消费,长期大幅跑赢市场基准没的说,也很符...

10 纳芯微:2022年年度净利润约2.33亿元 同比增加4.21%

纳芯微(SH 688052,收盘价:309.5元)2月21日晚间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16.73亿元,同...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