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经济评论 > AI席卷汽车赛道 智能驾驶行业加速发展 三因素吸引长线资金布局

AI席卷汽车赛道 智能驾驶行业加速发展 三因素吸引长线资金布局

2023-07-09 11:46:02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导读
AI正席卷汽车赛道,为汽车行业带来一场“智能升级”。 7月6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大约在今年年末,便有望实现全面自动驾驶。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众多汽车厂商也纷纷加大力度提升汽车智能化程度,助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进步,行业加速发展,预计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社保基金、险资、QFII等长线资金纷纷布局智能驾驶赛道,挖掘智...

  AI正席卷汽车赛道,为汽车行业带来一场“智能升级”。

  7月6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大约在今年年末,便有望实现全面自动驾驶。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众多汽车厂商也纷纷加大力度提升汽车智能化程度,助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进步,行业加速发展,预计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社保基金、险资、QFII等长线资金纷纷布局智能驾驶赛道,挖掘智能驾驶产业链的长期投资机会。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提速

  据了解,智能驾驶是指采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让车辆具有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自主控制能力,从而实现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分为5个阶段: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分别对应1级-5级。

  今年以来,利好政策频出,智能驾驶行业加速发展。例如,5月份,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提出,推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等项目顺利实施,提升覆盖范围,建设专网及标准化平台,推动新产品落地,用数据赋能智慧交通。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有条件自动驾驶(3级)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超1.5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随着试点的推进与数字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L3级别智能驾驶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落地,智能汽车将为驾驶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服务。而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后续L4、L5级别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也有望进一步提速。

  “智能驾驶是未来交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还需要攻克高精度地图制作、深度学习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其会成为城市交通的主流形式,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利和舒适的体验。”

  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近期,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多条细分赛道均受到市场高度关注。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各地智能驾驶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年内L3级别智能驾驶有望取得突破。国内L3智能驾驶落地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加速本轮AI创新在汽车端的应用,智能驾驶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L2级别辅助驾驶渗透率达34%,2030年L3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70%。

  “汽车智能电动巨变,重塑产业秩序,看好汽车行业黄金十年。智能化是后续汽车板块的中长期看点,软件定义汽车本质始终未变,政策落地有望为L3高级别辅助驾驶测试、商用提供法律支持,特斯拉FSD北美使用率拐点显现、新势力NOA落地有望加速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看好2023年下半年智能驾驶板块持续催化以及域控制器等零部件渗透率提升。”华西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崔琰说。

  东方证券认为,融易新媒体,汽车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两方面,AI技术的发展持续提升汽车的智能化能力:AI大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将催生海量计算和数据传输需求,云端和车端算力硬件行业有望受益;感知大模型的应用带动传感器硬件需求,车载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高线束固态激光雷达是关键传感器部件,同时多模态大模型和NLP大模型将推升智能座舱的发展。

  今年以来,智能驾驶概念板块表现强势。同花顺数据显示,1月1日至7月7日,智能驾驶概念板块期间累计上涨31.78%,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3.47%)。板块内204只成份股中,有167只期间实现上涨,占比超八成。其中,中际旭创、东田微、铭普光磁、华工科技、新国都等9只概念股期间涨幅均超100%。

  “智能驾驶是近期比较热的一个赛道,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能驾驶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可长期关注。建议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和有真正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公司。不过,近期板块涨幅较高,需要警惕回调风险。”杨德龙说。

  相关股票受长线资金青睐

  近期,“智能驾驶”成为A股市场中的热词,相关上市公司也回应了投资者关切的问题。

  满坤科技7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汽车电子是公司市场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公司PCB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132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三方面挖掘中报行情投资机会

进入7月份,A股市场迎来了中报季。多家业绩增长公司率先向市场发出“喜报”,以中报业绩为...

2 AI席卷汽车赛道 智能驾驶行业加速发展 三因素吸引长线资金布局

AI正席卷汽车赛道,为汽车行业带来一场“智能升级”。 7月6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

3 圣诺生物拟定增募资不超1.6亿元 上市即巅峰募3.6亿

圣诺生物(688117.SH)今天股价收报27.96元,上涨0.65%,总市值31.32亿元。 圣诺生物昨晚披露的2023年...

4 奥比中光拟定增募资不超15.05亿元 1年前上市募12.4亿

奥比中光(688322.SH)今天收报38.96元,跌幅6.64%。 昨晚,奥比中光宣布2023年度向特定工具刊行...

5 盛洋科技终止向关联方买中交科技 财务顾问为中天国富

盛洋科技(603703.SH)昨晚发布关于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

6 禾信仪器终止不超2.3亿元可转债 2021年上市募3.1亿

上交所网站昨日发布关于终止对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信仪器”,688622.SH)向...

7 物业第一股彩生活缩水复牌 退市风险犹在

停牌15个月后,有着“物业第一股”之称的彩生活于7月6日正式复牌。观察最新发布的业绩财报...

8 迅捷兴拟发不高出3.4亿元可转债 2021年上市募2.53亿

迅捷兴(688655.SH)股价截至今日收盘报17.25元,涨幅2.92%。 昨晚,迅捷兴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

9 合力泰近一年诉讼仲裁涉案金额5.9亿 占净资产10.8%

合力泰(002217.SZ)昨日晚间发布关于累计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10 原实控人指使关联方占用资金 ST龙净及相关责任人收罚单

7月6日晚间,ST龙净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处...

1 132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三方面挖掘中报行情投资机会

进入7月份,A股市场迎来了中报季。多家业绩增长公司率先向市场发出“喜报”,以中报业绩为...

2 AI席卷汽车赛道 智能驾驶行业加速发展 三因素吸引长线资金布局

AI正席卷汽车赛道,为汽车行业带来一场“智能升级”。 7月6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

3 圣诺生物拟定增募资不超1.6亿元 上市即巅峰募3.6亿

圣诺生物(688117.SH)今天股价收报27.96元,上涨0.65%,总市值31.32亿元。 圣诺生物昨晚披露的2023年...

4 奥比中光拟定增募资不超15.05亿元 1年前上市募12.4亿

奥比中光(688322.SH)今天收报38.96元,跌幅6.64%。 昨晚,奥比中光宣布2023年度向特定工具刊行...

5 盛洋科技终止向关联方买中交科技 财务顾问为中天国富

盛洋科技(603703.SH)昨晚发布关于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

6 禾信仪器终止不超2.3亿元可转债 2021年上市募3.1亿

上交所网站昨日发布关于终止对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信仪器”,688622.SH)向...

7 物业第一股彩生活缩水复牌 退市风险犹在

停牌15个月后,有着“物业第一股”之称的彩生活于7月6日正式复牌。观察最新发布的业绩财报...

8 迅捷兴拟发不高出3.4亿元可转债 2021年上市募2.53亿

迅捷兴(688655.SH)股价截至今日收盘报17.25元,涨幅2.92%。 昨晚,迅捷兴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

9 合力泰近一年诉讼仲裁涉案金额5.9亿 占净资产10.8%

合力泰(002217.SZ)昨日晚间发布关于累计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10 原实控人指使关联方占用资金 ST龙净及相关责任人收罚单

7月6日晚间,ST龙净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处...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