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经济评论 > 蕉下再度更新招股书,营销之外尚有什么新故事可讲?

蕉下再度更新招股书,营销之外尚有什么新故事可讲?

2022-11-07 05:57:01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近日,靠卖防晒伞起家的网红户外品牌蕉下更新招股书,朝着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的目标再度发起冲刺。 一把伞102.5元、一顶帽子98.1元,定价并不低廉的产品为蕉下换来了不菲的营收。2019年至2021年,蕉下分别揽下3.85亿元、7.94亿元、24.07亿元的营收,同期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亏损分别为2320.7万元、7.7万元、54.73亿元。 随着产品矩阵的不断扩充,蕉下旗下的产品已覆盖至服装、帽子、配饰等领域。不过,以伞具产品起家的蕉下,今年上半年来自伞...

  近日,靠卖防晒伞起家的网红户外品牌蕉下更新招股书,朝着“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的目标再度发起冲刺。

  一把伞102.5元、一顶帽子98.1元,定价并不低廉的产品为蕉下换来了不菲的营收。2019年至2021年,蕉下分别揽下3.85亿元、7.94亿元、24.07亿元的营收,同期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亏损分别为2320.7万元、7.7万元、54.73亿元。

  随着产品矩阵的不断扩充,蕉下旗下的产品已覆盖至服装、帽子、配饰等领域。不过,以伞具产品起家的蕉下,今年上半年来自伞具产品的营收及对总营收贡献的比重均有所下降。由于主营产品的特定属性,蕉下的经营业绩也呈现出季节性的特征。

  虽然品牌成立至今还未满10年,但蕉下凭借着铺天盖地的营销,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城市户外用品帝国。然而,蕉下成功出圈的背后也藏有隐忧,嵌在蕉下体内的新消费品牌基因,让其近年来花费了高昂的营销费用,相比之下蕉下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则偏低。

  01

  招股书过期后再度提交

  10月10日,蕉下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蕉下便曾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但由于后续没能取得进一步进展,蕉下上市的申请材料已变更为“失效”状态。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蕉下共计获得过三轮融资。2015年,蕉下获得红杉中国的青睐,A轮拿到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的融资。次年年初,蕉下又成功吸引到基石资本入局,后者助其完成了规模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此后的5年时间里,蕉下再未披露融资相关的消息。直到去年1月,蕉下再获一轮股权融资,参与蕉下该轮融资的投资方为蜂巧资本,但具体的融资规模并未透露。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营收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24.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1%。今年上半年,蕉下的营收为22.11亿元,与上年同期12.19亿元的营收相比实现81.3%的增长,仅用半年就实现去年全年九成以上的营收。

  营收屡创新高的蕉下,近年却连连亏损。2019年、2020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亏损分别为2320.7万元、7.7万元,2021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亏损更是飙升至54.73亿元。直到今年上半年,蕉下才真正实现阶段性的盈利,上半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利润为4.91亿元。

  对于2021年的巨额亏损,蕉下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若将该因素剔除,蕉下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的经调整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2万元、1.36亿元和4.0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蕉下的负债也在不断走高。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负债总额分别为3.14亿元、4.01元、67.42亿元。今年上半年,蕉下的负债总额进一步上升至72.67亿元。

  与此同时,蕉下的存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绝大部分存货为成品。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存货余额分别为6610万元、8260万元、2.53亿元,今年上半年,其存货余额再度上涨至3.82亿元。

  02

  伞具产品渐显颓势,

  经营存在季节性特征

  雷达财经了解到,融易新媒体,蕉下的名字源自“芭蕉叶下”一词。2013年,蕉下品牌正式创立,彼时蕉下通过伞这一产品完成了其切入城市户外用品市场的第一步,自此蕉下便开启了其在户外领域的探索,并逐步渗透至包含城市生活、休闲运动、旅行度假、踏青远足、精致露营等在内的用户使用场景。

  发展至今,蕉下的产品矩阵早已不局限于伞单品,目前蕉下旗下的产品已扩充至服饰、帽子、配饰、鞋履等品类。于往绩记录期间,蕉下旗下打造的单品有24款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蕉下服装、伞具、帽子、配饰及其他产品的收入分别为7.92亿元、2.61亿元、4.97亿元、6.03亿元及5672.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蕉下的伞具产品营收为3.35亿元,贡献了当年86.9%的营收,营收占比在所有单品中高居第一。到了今年上半年,蕉下伞具的营收为2.61亿元,占比已下跌至11.8%,对总营收的贡献排在服装、帽子、配饰等品类之后。

  虽然蕉下伞具的平均售价由去年上半年的108.2元下降至102.5元,单品数量也由40件扩充至56件,但伞具的销量却并未因此实现上涨。上半年蕉下伞具的销量为254.8万件,与上年同期300.6万件的销量相比下滑了15.24%,是所有大类产品中唯一一个销量出现下滑的品类。

2页 [1] [2] 下一页 

爆款防晒品牌蕉下的隐忧:发货问题,同款产品官方店铺间价格存在差异

蕉下过度营销蚕食利润 防晒黑科技又是智商税?

网红防晒品牌蕉下业绩持续亏损,轻研发重营销,资产负债率增长迅猛,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网红蕉下冲击IPO,“黑科技”故事还能讲吗?

“小黑伞”蕉下IPO:广告开支近6亿 营收依赖爆款产品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种草低效,拔草难做?这份巨量引擎品牌种草锦囊请查收

作为当下最为炙手可热的营销方法,险些所有品牌都在机关种草,但愿通过更多样化的主题和...

2 微商的新革命,百品革命家把握零售新潮流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微商,或者传统的街边实体零售店买过食品、玩具、生活用品、化妆...

3 干掉瑞幸星巴克,一年要开1000家店,T97咖啡你敢冲吗?

近几个月最火的咖啡品牌不是瑞幸,而是T97。 这个品牌目前仅有50多家门店,却号称要35个月超...

4 武汉江夏永旺商业综合体已封顶 总投资100亿

10月30日消息,武汉市永旺商业综合体已封顶。 据了解,永旺商业综合体位于江夏区文化大道与...

5 万达商管前三季度收入364.39亿元,经营稳健发展韧性足

10月28日,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管集团)发布三季度经营数据...

6 德邦净利飙升20倍 刘强东捡到宝了

1、净利大涨20倍,德邦重新看见希望 德邦交出了一份让市场震惊的成绩单。 10月27日,京东物...

7 王府井前三季度净利润4.15亿,同比淘汰45.47%

但这场热火,很快便被不及预期的三季报浇灭。 最新消息显示,10月28日,王府井发布2022年第...

8 汉堡王“飞盘套餐”火爆背后:联合饿了么共同研发3层芝士牛堡

汉堡王联合饿了么共同研发的3层芝士牛堡发售两个多月来,已经成为健身群体的新宠。联名限...

9 阿迪达斯多线出击,携2022 One Winter冬季系列即刻出发,畅享自由

生活,是时刻准备向自由出发。享受随遇而安的自由,也为出发一往无前。阿迪达斯以出发即...

10 海底捞上新了11个新品,个个超出想象

10月28日,海底捞举办秋冬新品线上发布会,11款全国性产品亮相,涵盖锅底、菜品、小吃、饮...

1 种草低效,拔草难做?这份巨量引擎品牌种草锦囊请查收

作为当下最为炙手可热的营销方法,险些所有品牌都在机关种草,但愿通过更多样化的主题和...

2 微商的新革命,百品革命家把握零售新潮流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微商,或者传统的街边实体零售店买过食品、玩具、生活用品、化妆...

3 干掉瑞幸星巴克,一年要开1000家店,T97咖啡你敢冲吗?

近几个月最火的咖啡品牌不是瑞幸,而是T97。 这个品牌目前仅有50多家门店,却号称要35个月超...

4 武汉江夏永旺商业综合体已封顶 总投资100亿

10月30日消息,武汉市永旺商业综合体已封顶。 据了解,永旺商业综合体位于江夏区文化大道与...

5 万达商管前三季度收入364.39亿元,经营稳健发展韧性足

10月28日,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管集团)发布三季度经营数据...

6 德邦净利飙升20倍 刘强东捡到宝了

1、净利大涨20倍,德邦重新看见希望 德邦交出了一份让市场震惊的成绩单。 10月27日,京东物...

7 王府井前三季度净利润4.15亿,同比淘汰45.47%

但这场热火,很快便被不及预期的三季报浇灭。 最新消息显示,10月28日,王府井发布2022年第...

8 汉堡王“飞盘套餐”火爆背后:联合饿了么共同研发3层芝士牛堡

汉堡王联合饿了么共同研发的3层芝士牛堡发售两个多月来,已经成为健身群体的新宠。联名限...

9 阿迪达斯多线出击,携2022 One Winter冬季系列即刻出发,畅享自由

生活,是时刻准备向自由出发。享受随遇而安的自由,也为出发一往无前。阿迪达斯以出发即...

10 海底捞上新了11个新品,个个超出想象

10月28日,海底捞举办秋冬新品线上发布会,11款全国性产品亮相,涵盖锅底、菜品、小吃、饮...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