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同仁堂想要涅槃重生 只靠换董事长还不行

  近日,350多年老字号同仁堂出现了人事变动。因上市公司董事长高振坤被带走调查,公司换帅。作为灵魂人物,董事长“出事”,原本是实打实的“黑天鹅事件”,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董事长被调查消息传出的第二天,同仁堂股价竟大幅拉升。

  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好不好,投资者最有切身体会。如此反常情况,也折射了投资者对于同仁堂“破而后立”的期望。

  “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在A股知名的医药上市公司中,同仁堂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但这几年来,与同仁堂齐名的几家老字号早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市值都突破了千亿元,作为曾经的“老大哥”同仁堂的市值却还停留在百亿级别。

  不仅在市值上被甩开了一大截,近年来同仁堂更频频出现了质量问题。其中,2018年年底,同仁堂被曝出使用过期蜂蜜进行生产。为此,公司被撤销了中国质量奖,还被罚了1420万元。同时,董事长高振坤被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一罐过期的蜂蜜,不仅让老字号出现名誉危机,更成了“业绩分水岭”,2019年同仁堂业绩出现了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因此,伴随着董事长被调查,上市公司股价反而闻风而动,被调侃走出了一种“大快人心”的涨势,这背后又何尝不是投资者们长期“恨铁不成钢”后的一次情绪释放。

  不过,换了一个新的董事长上任,困扰同仁堂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其实未必。同仁堂要想重振老字号的招牌,还有很多事要做。

  实际上,近年来,虽然业绩增长不大,融易新媒体,依托着老字号的积累,同仁堂发展还算稳健。公司几大核心品种比如安宫牛黄丸等,在市场上仍享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美誉度。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进则退,随着传统医药业务日益饱和,如何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才是老字号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目前,A股市场上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不少在跨界上玩得风生水起。云南白药卖牙膏、白云山卖王老吉……这些老字号从专业的医药市场切入到大健康日化领域,孕育出了爆款品类,并将老字号的形象与跨界品牌实现了有机结合。提起云南白药牙膏,消费者会联想到保密配方云南白药的“止血功效”,进而增加了对该品牌牙膏的信任度。而提起王老吉凉茶,其主打宣传的“养生文化”和“吉祥文化”也已经深入人心,既与药企的形象息息相关,又具备了新的延展性。

  而反观同仁堂,近些年来,同仁堂在跨界上也“折腾”不断,卖过药妆、卖过面膜、卖过凉茶,最近还卖起了养生咖啡,这些跨界噱头十足,但要么昙花一现,要么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同仁堂在跨界大健康产业时一直在追逐市场热浪,却没有形成系统性产品矩阵和品牌塑造思路,最终无法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占据一席之地。

  老字号转型,金字招牌应该如何利用?笔者认为,对于老字号品牌,应该是取其品牌内涵而不拘泥于传统外在形式,忌盲目跟风和“摊大饼”,金字招牌的底蕴不能丢,比如同仁堂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中,恰恰传达了这家品牌的立身之本——诚信、品质、工匠精神,这是老字号在跨界中不能丢弃的核心,也是消费者对于后续跨界产品产生天然信任与好感的基石,否则跨界转型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对于企业而言,做好内部管理,守住质量底线是擦亮老字号招牌的第一步,第二步才是创新。无论是形式的创新还是产品的创新,老字号企业还应该吃透自身的品牌定位,做好发展方向的预判,打造出具有品牌内涵延伸性的产品,为老字号的“二次腾飞”插上新的翅膀。

 文章标题:观点:同仁堂想要涅槃重生 只靠换董事长还不行

内容摘要:近日,350多年老字号同仁堂出现了人事变动。伴随着董事长被调查,上市公司股价反而闻风而动,被调侃走出了一种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opinion/jjpl/249398.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