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所不在:康宝莱借助数字化转型为公益赋能

今年9月,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康宝莱凭借“营养零饥饿-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在北京举行的2020“CSR竞争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选“颁奖典礼上,一举荣获 “年度公益行动奖”。

 创新无所不在:康宝莱借助数字化转型为公益赋能

这一奖项的获得并非偶然。

康宝莱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创新作为企业的基因。

新冠疫情爆发的初期,线下活动基本停摆。国内线上消费得以持续增长。因为提前布局数字化转型,康宝莱抓住了这波难得的线上消费井喷的红利,中国大陆市场业绩逆势增长,已连续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实现净销售额双位数同比增长,令业界刮目相看。

单从业务角度而言,康宝莱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在于实现线下与线上的全深度融合,赋予企业数字驱动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同时赋能服务商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更高效地实现业务增长。

难能可贵的是,秉承“商业即公益”的理念,康宝莱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不断推陈出新,其数字化转型成效不仅仅体现在业绩的逆势增长,还在其一贯热心的公益事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快了自我进化。让公益融于商业的理念借助数字化手段应用于更多场景,让更大规模群体受益。

去年9月,康宝莱推出了“营养零饥饿”全球计划,承诺未来三年投入超过200万美元用于助力消除全球饥饿。在中国,这一计划结合我国贫困地区所面临的健康与营养问题,康宝莱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发起了“营养零饥饿-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以健康扶贫作为切入点,聚焦我国农村地区健康保障水平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

与项目初期组织乡村医生集中到线下的医科院校培训形式不同, 康宝莱一开始就基于自身的数字化优势,对其与红十字会合作发起的“营养零饥饿-乡村医生在线培训项目”承诺投入资金150万元,面向贫困地区的乡村医生提供1500个免费在线培训名额,助力他们通过在线视频课程进行多方面诊疗和救护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创新无所不在:康宝莱借助数字化转型为公益赋能

项目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效率,为更多乡村医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机会。

  与腾讯的战略合作同样覆盖商业与公益:

2019年,康宝莱宣布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联手为康宝莱中国的营销人员开发线上个人商店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一起打造数据中台。

 这次合作同样并非只限于业务本身。腾讯名下的基金会是利用技术驱动公益与企业联动的一个重要融合点,每年的“99公益日”将公益慈善组织和企业深度打通,吸引众多企业参与。

康宝莱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今年的“99公益日”,康宝莱就首次尝试与红基会合作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发起了“康宝莱博爱卫生站”捐赠计划。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就收到了爱心人士的4600+笔自愿捐赠,总额超过14万元。该笔善款将用于捐建一座新的“康宝莱博爱卫生站”。

 创新无所不在:康宝莱借助数字化转型为公益赋能

在博爱卫生站落地后,项目还会将其作为当地开展健康、营养科普教育和康宝莱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基地,配合乡医在当地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

康宝莱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营养零饥饿-乡村医生培训项目”的规模,首先将卫生站的捐赠数量扩大到约17个,同时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全国性政策的缺乏问题,项目还将通过在部分贫困地区开展试点,摸索,从政策层面上为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水平提供对策建议。

 利用游戏的社交属性传达环保理念:、

数字化某种程度就是年轻化。为鼓励年轻人参与公益,今年康宝莱还推出了一款H5小游戏,这款小游戏以讲述环卫工人和社区青年的相遇为主线,中间插入垃圾分类、环保等知识,以一种新颖又极富趣味的方式,向大众宣传公益环保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引发大众的环保意识,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创新无所不在:康宝莱借助数字化转型为公益赋能

通过这种技术创新和公益相融合的实践,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既能带给参与者丰富有趣的体验,又在娱乐的轻松氛围中把环保意识传递给每个人,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文章标题: 创新无所不在:康宝莱借助数字化转型为公益赋能

内容摘要:今年9月,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康宝莱凭借“营养零饥饿-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在北京举行的2020“CSR竞争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选“颁奖典礼上,一举荣获 “年度公益行动奖”。 这一奖项的获得并非偶然。 康宝莱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把创新作为企业的基因。 新冠疫情爆发的初期,线下活动基本停摆。国内线上消费得以持续增长。因为提前布局数字化转型,康宝莱抓住了这波难得的线上消费井喷的红利,中国大陆市场业绩逆势增长,已连续202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opinion/jjpl/22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