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上市公司应当吸取七大市值管理教训

面对201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年度绩效评价得分创下6年新低,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国芳指出,除了宏观市值管理失策外,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盲目冒进、追热点、缺少硬科技、违规运作等微观市值管理不当更是重要原因,上市公司应当从中吸取七大市值管理教训。

刘国芳说,教训之一,是要认清并购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可助推公司市值增长;用得不好,它会贻害公司发展。如果标的资产盈利出现问题,并购还会导致商誉计提,直接影响业绩和市值。

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报商誉减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达51家,计提商誉减值最高达48亿元,平均商誉减值达25亿元之多。因此,并购这把双刃剑在运用时更要强调会用和好用。

教训之二是“财务造假长久不了”。上市公司的市值增长本靠真实的赢利增长和估值水平的稳定或提升。然而,受巨大利益的诱惑,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推高市值,实现大股东高位套现等不法目的,不惜财务造假。殊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新近发生的康美药业案和康得新案再次诠释了这一古训。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年报涉及重大财务造假、惊动监管部门的几十家上市公司在财务造假暴露后市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缩水,平均达42.85%。

刘国芳说,教训之三是违规运作欲速不达。规范运作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基础,离开了市值增长的规范基础,靠打擦边球或违规拉升市值只会欲速不达,甚至适得其反。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统计,2019年度因各种违规运作而被监管部门查处的391家上市公司,市值平均缩水9.5%。

教训之四是,“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为了片面追求产值追求利润,从而推动公司市值增长,不按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严格组织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市值损失的上市公司也不乏其例,长生生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教训之五是现金流是生命线。2018年,在宏观着力去金融杠杆的大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由于没有管理好债务和现金流,发生了重大债务违约,直接导致资金账户被冻结、信用评级大跳水,结果融资渠道缩窄,融资更加困难,反过来又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引发停工停产等。

教训之六是“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在中国迅速崛起、冲刺全球老大的大背景下,如果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依赖于别人、尤其是依赖于外资的时候,这家上市公司的运营发展和市值财富就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中兴通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教训之七是大股东股权质押应当有度。这个病一旦碰上去杠杆导致违约,轻则股价大跌市值损失惨重,重则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不仅创始人“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干扰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8年底,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比率超过80%的上市公司达到了500家,市值平均缩水达22.7%。

谈到未来市值管理绩效走势时,刘国芳指出,我们对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指标逐步向好谨慎乐观,相信随着市值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市值管理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市值管理理解的进一步加深、市值管理艺术的进一步提高、市值管理宏观环境的进一步友好以及市值管理工具的进一步丰富,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基必定会更加坚实、市值之花必定会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