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科创板首只基金明日开卖

4月22日获批发行后,首批7只科创板基金于近日纷纷宣布即将开卖,最早4月26日投资者即可以购买,显示出在获批之前,基金公司已经在加班加点准备发行材料,只待一纸批文下发。那么,7只科创板基金各有什么特点?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了7只基金的发行文件,概括了各家产品的异同,供投资者参考。

7只产品均限量10亿发售

根据基金公司的发行公告,易方达科技创新发行日期为4月26日,是7只基金中发行时间最早的。华夏、南方、富国、嘉实、工银瑞信、汇添富6家公司旗下的产品均自4月29日起发行。

这7只基金均设置了募集上限10亿元,对比此前的战略配售基金发行数据及后来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情况可知,首批科创板基金控制规模的背后,或许既有出于对管理便利性的考虑,也可能在初期保留了一丝谨慎,毕竟科创板需要有一个过程来发展壮大。

对于想要借道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的投资者来说,阅读招募说明书明确7只产品的异同有助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从投资类型上看,7只基金均以“科技创新”命名,投资范围既包括科创板,也包括现有的中小板、创业板等股票。

对于具体的股票标的,7只基金的表述也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和“创技”两个主题词上,但差别不大。例如华夏科技创新在招募说明中表示,该基金重点投资于科技创新主题相关股票,这类股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于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从行业来看,这些基金的投资重点主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大区别需密切关注

就区别而言,7只科创板基金的首要区别是股票仓位范围。7只基金虽然均为混合型,但华夏、南方、嘉实的股票仓位范围均是60%-95%;易方达的股票范围是50%-95%,可以归属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富国和汇添富的股票仓位为0-95%,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工银瑞信的股票仓位为60%至100%。

可以看出,富国和汇添富的科创板基金股票仓位范围更大,两只基金在大类资产的配置上有更大空间,即当股票市场不好时,两只基金可以将股票仓位降低,配置固定收益等其它资产。这是这两只基金的优势,但同时投资者也应当知晓,这将更加考验基金公司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尽管仓位范围有所不同,但7只基金均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投资于港股通标的的股票资产不超过50%。

第二个区别在于运作方式,7只基金中,只有工银瑞信科技创新为封闭运作,且封闭期限为三年,另外6只基金均为开放式运作。封闭运作有一定的好处,首先是可以参与战略配售和网下打新,而开放式基金只能参与网下打新,结合此前战略配售基金的数据可知,战略配售较打新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封闭式基金可以闭免资金频繁申购和赎回对基金管理带来的扰动。但封闭式管理也有其劣势,那就是流动性受限。投资者需要结合自己的流动性需求来决定。

第三个区别在于华夏、南方和汇添富均设置了A、C两类份额。3只基金的C类份额均不收取认购费用,当持有期限小于7天时,收取1.5%的赎回费用,当持有期限不低于7天但小于30天时,收取0.5%的赎回费用。30天以上免赎回费,3只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的年费率均为0.80%。选择华夏、南方和汇添富的投资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A类或者C类份额进行投资。粗略而言,短期投资选择C类份额更有优势。

基金管理能力也很重要

除了产品设计,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需要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首批获准发行科创板基金的公司无疑均是国内一线的基金管理公司,其管理实力均处于领先地位,管理风格亦各有千秋。

具体到基金经理而言,华夏科技创新拟任基金经理为张帆,北大理学硕士,曾在券商做研究,主攻TMT行业,现任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高级副总裁,管理华夏经济转型、华夏科技成长等股票,据WIND统计,截止4月24日,他管理华夏经济转型超过一年,任职年化回报为14.6%。

南方科技创新拟由茅炜管理,曾任研究员、研究总监、专户投资经理等职,现任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易方达科技创新拟任基金经理为刘武和蔡荣成。刘武现任易方达新兴成长基金经理。

富国科技创新拟任基金经理李元博,具有10年研究经验。

嘉实科技创新王贵重曾在知名私募重阳投资任TMT行业研究员,现任嘉实基金科技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