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栏 > 最新事件 >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海门交出亮眼“成绩单”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海门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2-09-15 07:17:47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今年以来,海门区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动作为、综合施策,进一步深化打击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质效。今年上半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立案451起,同比下降43.6%,案损同比下降10.7%;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起,抓获涉诈嫌疑人305名。 精准防范 构建社会防范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反诈宣传效果,营造“全民反诈”氛围,区公安局着力构建社会防范体系,一方面加强校园、企业宣防,...

今年以来,海门区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动作为、综合施策,进一步深化打击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质效。今年上半年,融易新媒体,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立案451起,同比下降43.6%,案损同比下降10.7%;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起,抓获涉诈嫌疑人305名。

精准防范 构建社会防范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反诈宣传效果,营造“全民反诈”氛围,区公安局着力构建社会防范体系,一方面加强校园、企业宣防,定期向教育系统、大型企业发送风险防范短信,定期为学生、企业员工开展反诈专题讲座。另一方面,针对居家老人、网购人群、企业财务、景点游客等重点人群,采用安全教育培训、告知法律风险、主动劝阻保护等方式落实针对性防范宣传措施。同时,在“海门公安微警务”“新百千万工程”“无线海门”等平台推送防范信息,利用区镇村居“大喇叭”及时广播宣传内容,海门公安还联合各大通信运营商每日编辑发送防范短信至辖区群众手机,使防范知识更大程度扩散,提醒群众谨防受骗。今年以来,全区已针对各类群体发放反诈宣传海报8000份、宣传单页50000份、台卡4000份,累计线下宣传宣讲450余次。

重拳出击 强化打击犯罪效能

治理电信网络犯罪离不开防范,更离不开打击。今年1月下旬,海门公安对一个分工明确的“跑分”犯罪团伙实施收网抓捕,9名犯罪嫌疑人落网。经查,该犯罪团伙通过30余张涉案银行卡,累计转移非法资金1900万元,从中获利20余万元。“对待电信网络诈骗,我们每案必侦,由反诈中心牵头各区镇派出所,对每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逐案分析、一一研判、固定证据,对有条件的案件开展串并,网上网下追踪。我们还充分发挥合成作战优势,联合网安、技侦等警种,对案件开展‘资金流、数据流、网络流、通讯流’研判,实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调查进度每日公告制度,一案一档跟进。”区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介绍。

今年上半年,为拦截资金流入诈骗分子非法账户,区公安局反诈中心累计冻结个人银行账户1249个、对公银行账户29个,冻结第三方账户9个。上半年,海门区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起,抓获涉诈嫌疑人305人,办理资金返还10起,返还资金80余万元。

持续发力 掌控重点人员动向

近日,一则正告“金三角”地区34名南通籍诈骗犯罪嫌疑人回国投案自首的消息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其中要求顾森森、李荣等南通海门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人员限期回国自首。这种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釜底抽薪式的打击方式,体现出公安系统和司法系统对辖区涉案重点人员动态的高度掌控。

今年以来,海门区制定下发《全区跨境外流犯罪高位人员管控工作方案》《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暂行办法》,区公安局采取“见面走访、通话联系、平台核查、重点核查”多项举措,动态掌控本地户籍涉诈重点人员动态,加强对长期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的监督、管控,实现本地涉诈重点人员信息全采集、全列管,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已成功核减滞留缅北人员41名、滞留金三角人员3名、滞留阿联酋人员1名。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